自2021年9月《重庆市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条例》实施以来,全市公安辅警在协助履行职责使命、推进平安重庆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充分展现新时代重庆公安辅警的良好风貌,激励队伍争先创优热情,自2024年起,重庆市公安局精心打造“辅警之星”品牌项目,每三年开展一次全市公安机关“辅警之星”推选活动。2024年12月,经单位推选、审核评议、公示等流程,评选出10名首届重庆市公安局“辅警之星”。他们是全市公安辅警的优秀代表,本期介绍景波、李阳、刘金华,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故事吧↓↓↓
01
水警总队:景波
守护水域平安的轮机工匠
景波,男,51岁,2011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重庆市公安局水警总队水上巡警警察支队三级辅警。在支队内任总轮机长,主要工作是负责公安船艇设备维护保养,以及日常水域巡逻防控、抢险救助等工作。作为轮机岗的技术骨干,景波入选重庆市公安局首批辅警人才库,并先后荣获一级嘉奖1次、二级嘉奖2次,2024年12月获评重庆市公安局“辅警之星”称号。
“我们船艇轮机舱内‘机工’‘加油’‘机匠’的叫法与传统铁路上相似,但轮机员、轮机长等职务在铁路并没有,于是船员们就把铁路轨道的‘轨’字用来称呼船上的轮机员,‘二轨’‘三轨’‘四轨’分别代表大管轮、二管轮和三管轮,而‘老轨’则是对技术最娴熟、经验最丰富的轮机长的尊称。”说起“老轨”这个称呼,辅警景波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一身汗一身油
没有“景老轨”搞不定的事
“景老轨,吃饭了!”值班民警江春炳朝着轮机舱口喊了好几声,只听到舱内的机器轰鸣,就是没有回应。小江俯下身朝舱内看去,只见景波忙前忙后拧螺栓、测爆压、观察仪表盘,同时又跟船舶主机厂家的两名技术员讨论得热火朝天。
轮机舱空间窄、设备多,夏天高温燥热、冬天阴冷憋闷,机器运行时噪声极大,交流只有口手并用。“走走走,先吃饭!机舱太吵没听到!”走出轮机舱,那张满是汗水和油渍的大花脸露出标志性的微笑。
“船艇这东西也是一出厂就折旧,每天在户外不是日晒就是雨淋。”景波把船艇看作是自己的家人,“平时使用要爱惜,日常维护要仔细,要把准它的脉,从声音、温度和气味就能发现它是哪里不舒服!”
“没有‘景老轨’搞不定的事!”作为拿到“一类船舶轮机长”技术职称15年的技术骨干,轮机组流行的这句话是对景波专业能力的高度认可。从警以来,除每年对总队数十艘船艇定期开展维护保养外,他参与处置排除各类船艇故障60余起,确保总队船艇运行安全。
一声令一条命
守护水域生命安全
“右舷后方那个游泳的人感觉不太对,好像只是在漂,我们快掉头过去看看!”2024年7月7日,景波和同事驾驶公安高速巡逻艇从磁器口下行巡逻至嘉陵江大桥水域,江中一名游泳者的异常情况引起了景波的注意。不出所料,一名女性游泳爱好者因腿部抽筋遇险,只能依靠随身悬挂的救生浮漂勉强支撑。见此情形,景波立即做出反应,协助驾驶人员调整快艇船位,准备救援工具,喊话帮助遇险人员稳住情绪,指导其配合救援。待船艇靠近遇险人员后,景波和同事一起迅速将该女子救起。
“太感谢你们了!”被救上岸的女子对民警辅警连声道谢。
“多亏‘景老轨’警觉,不然嘉陵江水急,她遇到激流漩涡就危险了!”随船的女民警王瑞也对景波赞不绝口。
“水上生命救援是我们职责!从事水上工作多年,别的不太会,但是江面上的人和船见得太多了,对于一些异常情况我是‘宁可信其有,绝不信其无’。”景波说道。
一条艇一个组
做好水上公安“传帮带”
“遭搅起了!莫慌、莫慌!快把尾巴(螺旋桨)翘起来!”2024年夏季洪峰过境期间,景波和同事驾驶公安高速快艇出警途中突遇险情,发动机螺旋桨被江中杂物卡住,船艇失去动力,情况十分危急。
景波临危不乱,指挥出警三人组分工协作,稳定船艇姿态、迅速清理异物,成功排除故障。
“洪汛期间出航是最危险的,海事部门都会发布禁航通告。”景波介绍,“但是我们是‘有警必出’,所以在这个时候,经验就尤为重要。”
近两年,为应对更为复杂的水域治安形势,重庆市公安局为水警新配置了13艘高速巡逻艇,并新进了20余名年轻的船舶驾驶和轮机岗辅警。
三人一组为水警高速巡逻艇的最小作战单元,包括船长、轮机长和水手,除了日常开展水域巡逻外,还要应对处置各类突发案事件警情。
“新老搭配,干活不累!别看他们年轻,干我们船员这行的都肯吃苦,缺乏的只是水上公安工作经验。”说起队伍的壮大,景波也很高兴,“作为一个老同志,‘传帮带’这个老传统要发扬好,我也要把我的经验分享给更多年轻人。”
从警13年,景波累计出警1800余次,参与救助涉水遇险群众200余人,安全出航里程达2万公里,为维护水域辖区社会治安大局平稳作出突出贡献。
02
万州区公安局:李阳
小阳播报护您安全出行
李阳,女,36岁,2014年5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重庆市万州区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综合大队四级辅警。主要工作是万州区交广频道每日交通路况播报、交通安全宣传视频策划拍摄、交通网络舆情处置等。参加公安工作10年间,先后获得三级嘉奖两次,二级嘉奖一次。曾荣获万州区“中国梦、劳动美”演讲比赛二等奖、万州区“六讲”大赛优秀奖、重庆交巡警总队宣讲比赛三等奖、万州区“诗文咏万州”朗诵比赛一等奖、万州区应急科普大赛一等奖。
“声”入万州
跨界逐梦化身路况“导航仪”
2014年,万州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筹备成立交通直播间,非科班出生的李阳加入公安队伍,成为路况主播。
万州城区近500条道路纵横交错,要迅速明确方位、为车主提供专业指引,做好实时路况播报,绝非易事。为突破这一困境,李阳潜心分析主干道、支路、小巷等的车流量状况,前往各勤务大队虚心求教,广泛倾听司机朋友的出行建议。
为方便记忆,李阳巧妙地把道路编成“顺口溜”,积累了厚厚的一本“播报秘籍”——一个被翻得褶皱的手抄本,上面记录着常用交通法规、事故案例剖析以及与交通安全相关的俗语潮话。在反复练习中,她很快成为一名“万州通”。
2019年11月,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与万州区广播电视台合作推出万州首档交通类专业节目《交巡警在线》。目前栏目制作380余期,滚动播出1500余次,听众超 10 万人,李阳作为常驻主持人,持续播报路况信息10000余条。“小阳播报”声入人心,逐渐成为万州本地的知名品牌。
“声”动宣传
新媒体浪潮中开拓多元阵地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使百姓获取更丰富的交通安全知识,李阳开始身兼编辑、导演、主持等数职,在字里行间、图文编辑、视频录制等领域开拓“新战场”。
“现在大家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我们也得与时俱进,不能光靠传统的广播了”,至此,李阳参与制作了《安全带=生命带》《雨天行车小妙招》《都是转弯车到底谁让谁》等200余部短视频,作品播放量破千万,网友点赞量超200万。
在线上持续发力的同时,线下的李阳也忙得不亦乐乎。针对“外卖小哥”交通事故易发问题,她策划了“为外卖企业送交通安全餐”活动,为本地550余名“外卖小哥”送上“定制化”“套餐式”交通安全宣讲服务。
在学校,《交通安全小课堂》深受追捧,“小阳姐姐”成了万州中小学孩子们心中最喜爱的交巡小姐姐。在田间,“安全交通行”巡回宣讲活动全年不断,她的足迹遍布全区455个行政村和71个劝导站。
“声”情并茂
暖心服务搭建警民“连心桥”
关掉镁光灯,从台前走到幕后,李阳始终秉承群众小事不小“视”的理念,积极解答网友的直播提问、私信和评论,参与处理回复咨询9000余起,回复率和满意率均达100%。在她看来,每一条留言都关乎群众利益,每一次咨询都是群众对万州公安的信任。
一次深夜,一位网友给李阳发送私信,透露准备在万州江边结束生命。收到消息后,李阳瞬间警觉,一边与网友耐心沟通劝解、稳定其情绪,一边迅速将情况报告民警。接报后的派出所民警及时在江边找到该网友,通过耐心开导和劝慰,成功打消其轻生念头。
李阳感慨道:“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挽救一个生命,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无比值得。”“战友”们也纷纷为她竖起大拇指。
03
石柱县公安局:刘金华
“与犬共舞”筑平安
刘金华,男,43岁,2009年3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石柱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警犬技侦中队四级辅警。主要工作是警犬训练、巡逻守卡、携犬现场勘查、搜爆安保、追踪搜寻等。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先后25次评优获奖,获得个人二级嘉奖5次,三级嘉奖1次,被公安部刑侦局评为“全国警犬技术工作成绩突出个人”,入选市局辅警骨干,被重庆警察学院聘任为兼职教官,获评敬业奉献“石柱好人”“土家工匠”等荣誉。其训练的警犬【安娜】【号子】被公安部评为“功勋犬”。
从零开始精进不休
2010年初,石柱县公安局组建警犬中队,刘金华响应加入,被选派到昆明警犬基地学习。清早蒙蒙亮时,他就赶到犬舍做清扫工作,后便在一旁等老训导员到场,暗中观察他们如何训犬。“之前单纯喜欢养狗,没怎么接触过训犬这方面,所以等于从零起步。”这点“偷渡”来的经验在初期给了刘金华很多启发。
中队刚成立那几年,训犬技术还不太成熟。为了摸索更好的训练效果,白天上完班后,刘金华便和同事蹲在网络上,到处搜集业内高手的视频,向人发帖请教,那一小块屏幕成了他们日常训犬之余主要的知识补给站。
15年来,没有特殊任务时,中队每天都要进行训练,刘金华和同事们几乎全年无休,不论天气好坏,往返于训练场和户外之间,提高与这群“无言战友”的默契配合度。
不善言谈 却很“懂”狗
生在农村,刘金华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但对自然和动物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他共训练过四头警犬,十余年间他与警犬形影不离,“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全年一身臭”是他工作的真实写照。打扫犬舍、喂食梳毛、训导警犬服从命令,完成训练任务。
2016年,警犬“号子”从市局刑侦总队领回,成为他带领训练的第四头警犬,在悉心培养下,“号子”茁壮成长,他还结合“号子”嗅觉非常灵敏的特点,专研训练物证搜索,并在实战中成为物证搜索科目的“佼佼者”,先后三次被公安部评为“功勋犬”。
2024年10月16日第六届全国警犬技术比赛在北京举办,全国各省级公安机关和行业公安机关共有38支队伍255名人员、219头警犬参赛,规模为历届之最。
刘金华携警犬“号子”参加此次比赛,彼时的“号子”已经8岁了,对应人类年龄是56岁,这是它最后一次参加全国大赛的机会。“台下十年功”的努力最终不负众望,比赛中他们脱颖而出,获物证搜索科目个人一等奖。
是训练“搭子”更是默契“战友”
一头威风凛凛的警犬,不仅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还能让犯罪分子无处躲藏。刘金华立足本职工作,充分发挥警犬训养专业技能,参与犯罪嫌疑人搜捕、物证找寻、老人走失搜救的事例不胜枚举。
2019年2月底,武隆区公安局寄给石柱县公安局一封感谢信。“该案发案不到48小时能侦破,与贵局警犬中队无私奉献的作风和缜密细致、优秀精湛的业务能力密不可分。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彼时,武隆区发生一起命案。为尽快抓获潜逃的犯罪嫌疑人,确保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接到警力支援任务后,刘金华等人带上两头警犬赶赴武隆,配合当地警方对犯罪嫌疑人展开追踪和搜捕,为该案快速侦破提供了极大帮助。
2022年1月26日,石柱县黄水镇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为及时抓捕在逃嫌疑人,刘金华接指令携警犬赴现场协助侦查。经现场勘查后发现嫌疑人已经进山,黄水镇平均海拔约1500米,冬日的山上冰天雪地、树高林密、悬崖峭壁。刘金华克服重重障碍,以嫌疑人最后现身的地方为起点,立即开展追踪作业,经过4个多小时的不懈搜寻,最终和同行民警辅警一起成功将嫌疑人抓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