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形势不断地变化下,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美国霸权的行为已经行不通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发展,才能实现共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过去的几天里,中国再一次迎来了3个好消息,蒙古国为中国送上了一份“大礼包”,就连印媒都替中国发声。



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

然而,这到底发生了什么?另一个好消息又是什么?

印度替中国发声

第一个对于中国的好消息来说,无疑是印度夸赞中国,因为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就算有的国家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也没有用。



中印

众所周知,近些年来中印边境问题持续紧张,尤其是加勒万河谷冲突爆发后,两国的关系几乎跌到了谷底。

印度受到一些国家的“忽悠”之后,一直总和中国作比较,处处都想超过中国,就连莫迪政府不断的强调“印度制度”,希望可以通过改善本地化过程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莫迪

但是中国作为印度最大的合作伙伴,在许多领域他都需要中国的帮助,即便是这样他们也不死心,不断的污蔑中国,把中国当成“假想敌”。

就连人口超过中国以后,他们也觉得骄傲,主要是印度人民缺乏信息流通,难以了解外界的真正情况,再加上媒体不断的造谣中国,所以导致他们认为中国不是很强。



中印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一回印度媒体算是认清楚了现实,竟然夸起了中国,并且表示在1990年的时候,中印两国还处于同一水平线,可如今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超越了印度6倍。

同时印度媒体还夸赞了中国自力更生的精神,在2015年,中国宣布一项为期10年的举措,为了就是降低中国对外国技术的依赖,确保中国在一些行业里处于“领先”的地位。



中国

西方的一些国家根本不敢相信中国会进入,特别是美国,一直都认为走的都是“霸权”路线,根本不习惯另一个国家在任何一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于是,为了稳固自身的地位,对中国实施了制裁,可就算是制裁,中国芯片的先进程度也仅落后于最先进芯片。



中国经济

印媒还表示,去年底,中国首次展示世界最先进的军用飞机,就电动汽车、高铁、无人机等来说,中国几乎没有竞争对手。

就连印度国大党海外部门负责人萨姆·皮特罗达公开呼吁“不应将中国视为敌人”,强调对抗无益于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尽管遭执政党印人党抨击,但其言论折射出商界与部分政界人士的务实倾向,复旦大学学者指出,印度对华政策分歧凸显内部困境:追随美国未能获得预期收益,而与中国经济“脱钩”导致增长受阻。

印媒提醒印度,主要是因为中国的英文媒体较少,所以让大家很难了解到中国的进步,同时提醒读者,中国在发展的时候,印度各地却在推荐其仇恨意识形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得不说,印媒这一回真的是醒悟了,在如今这个时代,如果光靠针对是发展不起来的,各国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2个好消息

还有个好消息就是蒙古国给中国送了份“大礼”,要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家之一,对于煤炭的需求很大。



中蒙

反看蒙古国作为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煤炭等矿产资源是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前因为一些原因导致两国的合作没有加强。

伴随着2月14日,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自2021年以来第四次访华,带来了好消息,蒙古国计划着今年对中国的煤炭出口增加五分之一,同时正寻求扩大与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其中就有天然气运输。



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

这一举措既满足中国能源需求,也为蒙古经济注入活力,此外,因为特朗普的上台导致存在贸易战的风险,这对依赖出口的蒙古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再加上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制约了资源出口的能力,蒙古国认清楚这一点之后,就知道了“要想富、先修路”的重要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于是为了加强和中国的合作,以及拓展稳定的贸易通道,蒙古国还和中国签署了跨境铁路连接协议。

如果这条铁路实施,将极大的提高蒙古国对华煤炭出口的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更重要的是,随着这条项目的实施,中蒙将会继续开通几条跨境铁路项目,两国共同走向“致富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后一个好消息就是德国再一次对中国释放友好信号,在2月14日,外交部长王毅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时应约见了德国外长贝尔伯克。

王毅外长强调,中德关系始终是“中欧关系中的稳定性因素”,德国即将举行大选,中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但是珍惜中德之间互利合作的成果,愿意同德国新一届政府加强合作,为中德关系注入新的动力。



王毅外长和贝尔伯克

贝尔伯克对此表示,德方高度重视中德各领域交往合作,愿意跟中方扩大利益契合点,成为彼此可靠的伙伴,同时德国政府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愿意跟中方加强交流,愿和中方共同维护自由贸易。

不得不说,蒙古的务实转向、印度的政策微调与中德关系韧性,共同勾勒出中国外交的立体图景,同时也说明中国越来越强大。



王毅外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