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界的天花板,什么样?

上世纪50年代,有这么个人,从地方骗到中央,把自己骗成了革命功臣、国家干部,还骗到了美女翻译为妻。

行骗半生,最后因一句话暴露。

他就是有新中国“开国第一骗子”之称的——李万铭。





李万铭,陕西安康县人,生于1927年。

生于地主家庭的他,从小看着做生意的父亲“挂羊头卖狗肉”,耳濡目染奸诈成性。

李万铭天生聪明,从小就可以写一手好字,还擅长模仿他人笔迹,甚至还学会了刻章。

1945年,他走出家乡,出去闯荡,加入了国民党青年军去到昆明,之后又随部队来到沈阳。

由于他能说会道,又写一手好字,李万铭当上了部队文书

这期间,他发现退伍兵可以领取一笔退伍费,他就开始伪造签名骗取退伍费

不料出师不利,他被抓进国民党沈阳陆军监狱。



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东北的局面乱成了一锅粥。此时被关了几个月的李万铭出狱了,他趁乱南下,逃窜到了江苏。



1949年4月,南京解放,李万铭伪造证件,谎称是“中央大学”学生,混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即“二野”)军政大学。

毕业时,被分到乡下去搞农村工作,李万铭不愿意去,于是私刻公章、伪造信件,把自己派遣到常州市政府工作。

没过多久,他就厌烦了普通科员的工作,紧接着给自己捏造了“党员教育科长”的身份,伪造了一份来自“军政大学教研组”的信件,这封信要求苏南公署要为淮海战役负伤退役军人李万铭做工作安置,结果在最后审核的时候被一举揭穿,并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实在是运气太好了,李万铭在监狱呆了还不到一年,就因病得到了假释,让他回到原籍陕西安康。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他私刻了二野军政大学组织部公章,伪造了一封军政大学给陕西省政府主席的介绍信,要求给他这位有二野军政大学“军政科副科长”身份的残废军人在陕西分配工作。

就这样,李万铭在家乡的安康政府成为一位农林科员,入党提干,收获“人民功臣”奖章,一切都水到渠成。





时间推移到1952年,李万铭已经有了多重身份,地位越来越高。

这一年,李万铭为自己伪造一个老红军的身份,便为自己编造了满满的战斗经验,在当时所有人看来,李万铭已然有了一层开国英雄的外衣。

1952年2月,李万铭带着档案从西安出发去武汉。

他被介绍到中南军政委员会农林部工作,很快当上了农业科学研究所秘书主任,还有幸参加了中国农业考察团赴苏联参观

在考察团里,年轻的女翻译芳心暗许。

回国以后,李万铭便与美女翻译结婚



1953年,李万铭被调到了北京农林部,成为一名处级干部

行骗接连成功,使李万铭的胃口越来越大,他决定再玩一把。

他伪造了一封急电,称某军司令员任命他当参谋长兼师长,并写来令他飞往兰州商谈重要军务的“亲笔信”。农业部的领导信以为真,还帮他准备了机票。

1955年1月3日,李万铭飞抵西安,继续施展他的欺诈伎俩。

他拟了一封周士第司令员给中央林业部两位副部长的信,诡称:“李万铭身体暂不适合在前线,仍回你部,工、休兼顾。我们感到与他在军队的职位相比,在地方的职位有些不相称。我们觉得他能胜任比较重要的工作。”其目的,是想以此为“尚方宝剑”骗取中央林业部更高的职位



1955年1月,李万铭飞抵西安,很多熟人朋友来看望这位“功臣”、“模范”。

消息传到了陕西省委,时任陕西省委书记张德生也接待了李万铭。

正是这次见面,让李万铭的把戏露馅了。

当时,李万铭正在吹嘘自己在二野政治部担任主任的所作所为,并且和省委书记交流经验。当时在场的各位都被李万铭的高谈阔论所征服,只有陕西省委书记张德生发现问题。

原来张德生曾经多次担任二野政治部主任,并且李万铭所说关于二野的事情,有很多事都不存在,纯属他瞎编乱造,简而言之,此事完全算得上“假李鬼遇到真李逵”。



随后,张德生向中央反映情况。

李志铭最终在西安被捕。

与一般的骗子不同,李万铭被捕后既不抵赖也不隐瞒,把自己的行骗经过从头到尾说的是清清楚楚,听得办案人员是目瞪口呆。

1956年8月30日,北京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处李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1968年由于“文化大革命”他被加刑10年。



1956年,“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学习了公安部长罗瑞卿的报告,随即亲自前往采访李万铭,以其案件为原型,于翌年初创作了5幕话剧《西望长安》,2007年重排的《西望长安》,由葛优主演。

话剧公演后立即轰动全国,李万铭也成了当时家喻户晓的人物。



1978年3月24日,李万铭用了整整23年时间书写的弃恶从善、重新做人的答卷,终于得到党和人民的肯定,被提前释放



李万铭获释后,在西安汽车制造厂就业。他获得新生之后,连添喜事。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提出平反冤假错案;李万铭在1968年被加刑10年属于错案,不仅得到平反,而且还领到了一笔“冤狱费”——现金500元。

他自50年代被判刑后,老婆离婚,儿子下落不明。

新生后,行动自由了,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儿子。他遍访农业部、林业部,到原居住地也找过了,却杳无音信。1982年,电视台播放了介绍李万铭新生的新闻后,被他的儿子知道,于是给《陕西日报》写信,不久他们父子终于相认

当时正赶上儿子操办婚事,李万铭兴奋地发去电报以示祝贺,并寄去100元钱表示心意。

1983年春节期间,李万铭经人介绍,同凤翔县一位勤劳朴实的妇女结婚;二十余年孤独一身的他,又有了一个温暖幸福的家。



1984年4月,时年57岁的李万铭已超过国家规定的招工年龄,本不能转为正式工人,但党和政府考虑到他表现比较突出,以特殊情况把他转为国家正式工人。

1991年初李万铭在西安病逝。

“开国第一骗子”的故事终于落下了帷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