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明(北大博士,国家单位科研人员)
“双普”正一拍即合,力图建立“白人保守主义国际”。他们的合作并非出于简单的国家利益考虑,他们带有保白人种族和白人文化的意识形态式的信仰动机,这使中国当前关于美俄合作不会深入的主流观点的那些立足于国家利益的分析根据失灵。正是基于这种新视角,笔者认为,美俄合作的深度以及遏制削弱中国的潜力不宜低估。
当然“白人保守主义国际”也将经历历史上的共产国际和新自由主义国际的高开低走的轨迹,因为以意识形态处理国际关系是不能持久的,会遇到很多难以克服的实际困难,但是它正兴起的时候,给国际社会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中国需要为应对这一新国际作好准备。
关于俄罗斯将在多大程度上会倒向美国的主流观点
自从“双普”和谈以来,中国和世界都在关心一个重大问题,即俄罗斯将在多大程度上会倒向美国,共同遏制中国?现在出现了很多回答这个问题的文章,大部分观点认为,俄罗斯只会小幅从现有立场向美倾斜,未来的中美俄大三角关系将和现在差别不大。
主流观点的主要依据
这一判断也确实有比较充分的现实的理性的根据,主要有如下五点。
其一是从地缘政治规律出发的判断。这种观点认为,美国全球战略的首要目标是保住欧洲,这就决定了它不会与俄罗斯谈和。一旦美俄交好,欧洲也会跟着和俄罗斯走近。俄罗斯丰富资源与欧洲需求高度互补,地缘上又更近。届时,俄欧联盟将整合经济、资源、人口、科技优势,成为横跨13个时区的强大势力,除中国、东南亚和美洲,其他地区都可能被其主导。中俄联手虽冲击美国霸权,但中国崛起至多让美国失去主导权。可若为对付中国与俄联手,会使俄欧深度绑定,西欧脱离控制,这对美国才是致命打击。欧亚大陆堪称地球的核心地带,而美国孤悬海外,如同主心骨之外的大岛。因此,美国效仿英国的全球战略,持续对欧亚大陆的格局施展操控。
美国政客对此早有透彻认知,为阻止俄欧联手,民主党上台后挑起俄乌冲突,还炸毁北溪管道,彻底阻断俄欧关系缓和的可能。
对美国而言,中国在东亚崛起,或是印度于南亚崛起,都不足以对其造成致命打击。当下俄乌战争、中美竞争的大背景下,印度在悄然发展,印度有望像中国一样,成长为又一个崛起的发展中大国。美国政客对此心知肚明,不过在他们心中,中印崛起尚可接受,可一旦俄罗斯崛起并与法德结盟,那才是美国的心头大患,是其不惜一切代价都要阻止的事。
其二是认为,当前美中俄类似魏蜀吴三国关系,中俄处于下风相当于吴蜀,需要联合抗魏即美国。俄罗斯的目标是构建美、俄、中“三极化”的世界新秩序。在这一宏大战略设想里,只有中国维持当前的强大影响力,才有可能打破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这与俄罗斯的核心利益高度契合。倘若俄罗斯选择与美国联手以削弱中国,这无疑是一步险棋。一旦美国通过这种方式巩固优势,必然会重返世界霸主的巅峰地位。届时,俄罗斯不仅无法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反而会在更为强势的美国霸权阴影下,面临更大的战略压力和发展困境。普京多年被西方欺骗,已是成熟的政治家,不会轻易再像戈尔巴乔夫或叶利钦那样被美国牵着鼻子走。所以俄罗斯会选择维持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共同推动多极化发展。
三是当前俄向美有限靠拢完全不同于1972年中国向美国靠拢。其一是因为,俄国当前并没有像中国当年被苏联逼迫那样被中国逼迫。当时,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甚至发出使用核武器的威胁,在巨大的安全压力之下,中国出于自保的迫切需求,才选择与美国联合。但凡当时苏联能维持与中国最基本限度的交流,中国也不会走上与华盛顿联手对抗苏联的道路。时过境迁,当下中俄之间保持着十分友好的关系。只要中国不做出任何让俄罗斯感到安全受到威胁的举动,俄罗斯便不会轻易与华盛顿结成同盟。
其四是认为,俄国当前在军事上处于较有利地位,在经济上甚至比战前发展更快,特别是在军工和制造业方面进步很快,不存在向美妥协的迫切需要。
其五是俄罗斯和中国经济有更大的互补性。俄国的资源和中国的工业品正好互补,而美俄同为资源出口大国,美国制造业又空心化,俄在中俄合作中能够获取的资源与支持,是从美国那里难以得到的。
被忽视的匪夷所思的现象:马斯克、万斯和特朗普竟然支持民族主义的德国选择党
当地时间1月25日,美国富豪埃隆·马斯克以视频连线方式“现身”德国东部城市哈雷发表演说。他在短短五分钟的发言里表示,德国人“过度关注过去的罪行”,孩子不该为祖辈过错受罚。这番话被指暗指德国纳粹历史。演说中,马斯克还称德国选择党是“德国为美好未来而奋斗的最大希望” ,期待其在议会选举取得好成绩。他强调德国人应自豪于本国文化和价值观,不要在多元主义中丢失这份情感,还吐槽德国受欧盟官僚主义困扰。演讲结束时马斯克竖起大拇指,现场欢呼不断,还有人称呼选择党主席爱丽丝·魏德尔为“总理”。此前,马斯克在总统就职典礼上的疑似纳粹礼引发争议,有媒体批其公然行纳粹礼,也有分析称那是“罗马礼”,而纳粹礼本就源于罗马礼 。
笔者第一次看到这一事件时,第一感觉是,这是马斯克的个人自选动作。21世纪初笔者和美国一研究中国的学者交流时,曾问过对方,美国政府最防范的世界思潮是不是社会主义思想?没想到该学者说,美国最防范的世界思潮是各国的民族主义。确实,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在全球打压民族主义的右翼政党是它长期不变的政策。
但是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了。2月14日,在德国慕尼黑大会上,美国副总统万斯言辞犀利地向欧洲政客表明立场,倾向右翼,不待见“白左”。
万斯指出,欧洲的敌人并非中俄,而是内部撕裂。欧洲精英漠视民众在移民、安全等方面需求,以专制手段打压反对声音,导致精英与大众对立。万斯在德国绕过总理舒尔茨,特意会见选择党的魏德尔,这一举动代表着全球国家利益派欲团结起来,抗衡世界政府派。慕尼黑会议结束后,万斯又高调会见魏德尔,将想单独会晤的舒尔茨晾在一旁。
这表明我上面认为马斯克支持德国选择党是他个人孤立行为的看法是错误的,美国副总统万斯也这样做。这还没完,随后,特朗普在X平台上点赞万斯的表现。这表明万斯的行为并非个人即兴动作,而是特朗普授意为之。特朗普政府此举有着明确政治目的和考量。长久以来,欧洲是民主党的传统势力范围。自马歇尔计划起,美国在欧洲用“白左”价值观长期对民众思想灌输,欧洲成为民主党的势力范围。特朗普正是想通过支持民族主义右翼政党削弱甚至清洗美国民主党在欧洲的支持者即拥抱白左价值观的政党。
特朗普过度支持普京
特朗普毫不掩饰对俄罗斯的友好以及对普京的赞赏。去年竞选期间,面对民主党和媒体无数次质问,他宁可得罪选民,也绝不说普京和俄罗斯半句坏话。最近,特朗普提出全面照顾俄罗斯战略需求的俄乌停火方案,抨击泽连斯基和欧盟,提议俄罗斯重返G7。大家调侃特朗普“身在白宫,心在红场”。他的言论震惊全球,无论亲乌还是反乌的人都深感意外。自十月革命后,反俄是美国长期奉行的政治正确,特朗普是百年来对俄最友好、唯一亲俄的美国总统。
特朗普亲俄且高度赞美普京的缘由
特朗普过度亲俄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他们同属右翼保守主义者。多数人都知道特朗普是右翼保守主义者,其实普京也是,而且更早。普京上台初期,曾积极推行加入西方的政策,最后以失败告终。普京转而拥抱右翼保守主义。2009年,他将保守主义写入自己所领导的统一俄罗斯党纲领;2021年,在瓦代尔论坛上鲜明地论述了“温和的保守主义”主张;2013年制订新的《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时,也把保守主义列为指导思想,试图构建一个由俄罗斯主导的保守主义国际秩序。
由此可见,普京和特朗普的深层底色都是白人保守主义者,他们的一致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批判西方民主架构,推崇强人政治。2.反对全球化。全球化导致俄罗斯从过去的第三大工业国沦为十名之外的低程度工业化国家。全球化也使美国产生巨额贸易逆差,制造业空心化。“双普”主张去全球化,建立主权国家(及其附庸国组成的)经济体系,以此恢复本国影响力。3.反对多元文化和移民,捍卫基督教文明和白人种族的主体和统治地位。俄罗斯担心南部边疆穆斯林民族和东方民族侵蚀俄种族和文化的主体性,极力推行以俄罗斯人—东正教为核心的新斯拉夫主义,也反对lgbt。特朗普则极力捍卫欧裔白人—基督教的主体性,反对其他族裔和非传统性别侵蚀美国。虽然“双普”所属教派、民族不同,但他们一致捍卫白人、基督教文化主体地位。
综上所述,特朗普与普京是意识形态上的“同志”。所以俄罗斯著名白人保守主义学者杜金在1月23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认为,俄美关系有机会改善,因为我们两个国家现在都由传统价值观的支持者、两个保守主义者领导。”
特朗普力图建立“白人保守主义国际”
美国国际政治学家米尔斯海默秉持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一直呼吁白宫缓和与俄罗斯的关系,拉拢俄罗斯一同对付中国。同样,特朗普昔日的首席顾问班农,作为极右派代表人物,也倡议联合俄罗斯,共同应对所谓“异质文明”,也就是非白人—非基督教国家,妄图维护白人—基督教文化的主导地位,巩固西方传统势力的全球话语权 。特朗普正力图实践这些主张,通过建立“白人保守主义国际”来打垮中国对白人统治的挑战。只有从这个角度出发,才能理解马斯克、万斯和特朗普为什么支持德国的魏德尔,才能理解为什么特朗普如此过度地亲俄。因为白人保守主义的核心就是以意识形态划线,即维护白人种族和白人传统价值观的统治地位不被动摇。
白人保守主义国际初具雏形
普京凭借资深履历和独特个人魅力,备受西方右翼领导人像法国的玛丽娜·勒庞、德国的威德尔,以及欧尔班、许塞尔、孔特、博索纳罗等的推崇。勒庞称赞普京捍卫了欧洲文明价值观与基督教遗产。欧尔班还呼吁俄、意、匈组建“传统主义阵线”,力推普京为核心。
现在特朗普也开始在国际上支持和推行白人保守主义,他支持德国魏德尔,过度亲普京,都只能从这个角度得到解释。在“双普”共推的情况下,一个从未有过的“白人保守主义国际”正初具雏形。历史上纳粹也曾推行白人种族和白人文化优越论,但是它们没有建立一个“白人保守主义国际”的强烈动机和实际行动,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白人种族和西方文化处于不可动摇的优势地位。但是当前世界却已完全不同,由于中国为代表的南方国家的崛起,以及大量非白人移民进入白人国家,并达到临界点,白人国家普遍感受到白人人种和基督教文化受到强烈冲击,而且这种冲击一直在稳步上升,白人国家采取种种应对办法都不见成效,于是它们产生了建立“白人保守主义国际”的设想,力图通过白人国家的全球的“同志式”紧密合作打垮以中国为代表的非白人国家的崛起和非白人移民的崛起。
“新国际”我国不可忽视的关键点
历史上存在两个国际,一是共产国际,二是20世纪70年代初以后美国实质推行了新自由主义国际。这两个国际在早中期阶段都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持久的重大的影响和冲击。“双普”现在正建立的“白人保守主义国际”也绝不可小觑。
首先,普京有强烈的推进“白人保守主义国际”的动机和信心。俄罗斯正通过推进“白人保守主义国际”,重拾类似苏联在共产主义革命时的号召力。普京当年提出以新保守主义构建多极化世界,让俄罗斯与中美欧平起平坐时,在新自由主义盛行下,这看似不切实际,可随着俄国在俄乌战争中的胜利,以及特朗普再次执政后国际形势的演变,俄罗斯正逐步靠近目标。尽管俄乌停战在即,但俄罗斯却正扩大满员满装的15个师,这表明普京并不会止步不前,扩张是俄罗斯白人保守主义题中本有之义,更何况俄罗斯通过俄乌战争已大大提升了军事动员和实战能力,战争机器己开动并顺利挺进,不会随意停下来。而且俄罗斯有着三百多年在国际政治的纵横捭阖的经验,普京不会做守土之君。
对于特朗普亦然。特朗普通过倡导白人保守主义,在国内克服了无数看起来克服不了的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现在他在国际上通过偏爱式地支持他的意识形态“同志”普京和魏德尔,也已迅速打开局面,他推进“白人保守主义国际”的动机也正方兴未艾。“双普”正一拍即合,他们的合作并非出于简单的国家利益考虑,他们带有保白人种族和白人文化的意识形态式的信仰动机,这使中国当前关于美俄合作不会深入的主流观点的那些立足于国家利益的分析根据失灵。正是基于这种新视角,笔者认为,美俄合作的深度以及遏制削弱中国的潜力不宜低估。
当然“白人保守主义国际”也将经历历史上的共产国际和新自由主义国际的高开低走的轨迹,因为以意识形态处理国际关系是不能持久的,会遇到很多难以克服的实际困难,但是它正兴起的时候,给国际社会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中国需要为应对这一新国际作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