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围围 通讯员 刘海晨)2025年寒假期间,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青衿志愿服务协会通过编程启蒙课程和红领巾宣讲团等形式,与临沂第一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展开了一场为期10天的云端交流之旅。


学生们动手制作、互动交流

开学第一天,志愿者们来到临沂第一实验小学,为编程课第一期的孩子们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线下集训。集训展示环节,小学生们已经能熟练完成数字炸弹、霓虹灯和遥控赛车等编程课程内容。

在完成线上线下活动后,临沂第一实验小学邀请志愿者成员与少先队代表做客学校红领巾电视台,共同分享此次活动的收获与感悟。青衿志愿服务协会会长刘海晨表示:“大学生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共同传播沂蒙精神、学习编程知识,是一次很好的以团带队的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探索,大学生、小学生在教学相长中彼此促进、成长。”临沂第一实验小学学生王一赫说:“在老师的指导下,我能通过编程制作游戏、遥控赛车,成就感满满,希望以后还能够跟着老师们继续学习!”学生张轩慈说:“在思政课上,我和大学生老师一起学习沂蒙精神。以后我也要像老师那样,积极地去践行和传承沂蒙精神。”


大学生大学生代表一起做客红领巾广播站

活动调查数据显示,这次参与项目的学生中,92%能完整讲述3个以上沂蒙红色故事,86%掌握基础编程技能。家长座谈会上,有家长感慨:“孩子不仅编程进步快,现在每天主动给我们讲红色故事,这种成长远超预期。”


大学生小学生代表合影

临沂第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校长郭凤群表示,学校将与青岛科技大学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将把"双红育人"模式纳入校本课程体系。未来计划开发"沂蒙红娃AI实验室""云上红色纪念馆"等特色项目,持续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创新提供鲜活样本。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