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那架航班究竟去了哪里?"史密斯特工皱着眉头,盯着面前凌乱的航班记录。

办公室里弥漫着咖啡的香气,窗外的夜色已经很深,华盛顿的街灯在雨中显得格外朦胧。

他的同事杰克逊正在翻阅另一份文件,两人都在寻找那个潜伏了近四十年的神秘人物。

忽然,一阵电话铃声打破了沉寂。

"有新发现,"电话那头传来急促的声音,"你得马上看看这个。"

01

1985年1月的北京,寒风凛冽。

俞强声站在国家安全部大楼十八层的办公室窗前,目光穿过结了霜的玻璃,落在楼下厚厚的积雪上。

凌晨三点的北京城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犬吠声打破这份宁静。

作为国家安全部外事局主任,他刚刚完成了一份关于在美情报网络的季度工作报告。

这份报告涉及了多位在美潜伏人员的活动情况,每一个字都经过反复推敲。



办公桌上,还有一份标注着"绝密"的文件正等待着被放进保险柜。

俞强声揉了揉发酸的太阳穴,走到办公桌前坐下。

"俞局长,您还没走啊?"清洁工阿姨推门进来,看到还亮着灯的办公室显得有些惊讶。

"马上就走,"俞强声笑着说,"您先忙。"

清洁工阿姨微微点头,轻手轻脚地擦拭着办公室的玻璃。

俞强声借着这个机会,将桌上的机密文件收进保险柜。

他的动作很快,但很稳,显然经过多年的练习。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电话突然响起。

深夜的电话总是让人心生警惕,尤其是在这个特殊的部门。

"我是俞强声。"他拿起话筒,声音平稳。

"俞局长,对不起这么晚打扰您。"电话那头是他的老搭档李处长,"台湾那边有重要情报传来,明天上午九点要开紧急会议。"

"好的,我知道了。"俞强声放下电话,若有所思。台湾方面的情报,最近变得越来越频繁了。

第二天早上八点半,俞强声准时到达办公室。

秘书小张已经为他准备好了当天的文件和一杯浓茶。

"俞局长,王处长找您。"小张在门口轻声说道。

俞强声整理了一下深灰色的西装,快步走向会议室。

推开门的瞬间,他看到了一个陌生的女人。

她穿着淡蓝色的旗袍,优雅地坐在会议桌旁,手指间夹着一支未点燃的香烟,正是台湾军情局派来的韩莎。

"俞局长,来得正好。"王处长站起身,"这位是台湾《联合报》的记者韩莎小姐,想做一个关于两岸文化交流的专访。上级已经批准了。"

俞强声微微点头,目光在韩莎脸上停留了片刻。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情报人员,他能感觉到这个女人身上有种特殊的气质。

那不是普通记者该有的气质。



"俞局长好,"韩莎站起身,伸出手,"久仰大名。"

他们握手的瞬间,俞强声注意到韩莎的手很柔软,但指尖有一层薄茧。

那是经常使用手枪的人才会有的特征。

"韩小姐太客气了,"俞强声露出职业性的微笑,"不知道您对这次采访有什么具体想法?"

接下来的谈话中,韩莎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

她提出的问题既专业又不失温度,完全符合一个资深记者的水准。

但俞强声的警觉性丝毫未减,他甚至注意到韩莎在记录时的笔迹略显僵硬,可能是刻意改变了书写习惯。

会议结束后,王处长把俞强声叫到一边。

"老俞,这个记者身份已经过严格审查,你不用太过担心。"王处长拍了拍他的肩膀,"上级的意思是,要尽量配合这次采访,展现我们的开放姿态。"

俞强声点点头,但心里却在盘算着另一件事。

他决定亲自调查一下这位韩记者的背景。这种时候,宁可多疑,也不能掉以轻心。

回到办公室,俞强声立即让秘书调出了韩莎的所有资料。

表面上看,一切都很完美:毕业于台湾大学新闻系,有多年的媒体从业经验,报道风格温和理性,作品多次获奖。但正是这种完美,反而让他感到不安。

"这个韩莎,"他望着窗外纷飞的雪花,喃喃自语,"到底是什么来头?"

他不知道的是,这个女人的出现,将彻底改变他的人生轨迹。一场精心设计的较量,就此拉开序幕。

二月的北京,春节的喜庆气氛还未完全散去。

街道上的红灯笼依旧高高挂着,向路人传递着新年的余温。

俞强声站在长安街上的一家老字号餐厅门口,看着手表。

晚上七点整,正是他与韩莎约定见面的时间。

过去的一个月里,韩莎以采访为名,频繁出现在俞强声的生活中。

她不仅专业能力出众,谈吐更是优雅得体。

每次见面,她都会带来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话题,从古典文学到现代艺术,从国际政治到民间传说,无所不包。

渐渐地,俞强声发现自己开始期待与她的每一次见面。



推开包间的门,韩莎已经坐在那里,正在为茶壶添水。

她今天换了一件墨绿色的旗袍,更显气质非凡。

"俞局长,"韩莎站起身,"今天特地选了这家店,听说这里的烤鸭很有名。"

俞强声落座,笑着说:"确实,这是北京最好的烤鸭店之一。不过我倒是好奇,韩小姐为什么突然约我来这里?"

韩莎给他倒了一杯茶,动作优雅而自然。"其实,我有件重要的事想告诉您。"

就在这时,服务员推门进来,开始上菜。

韩莎的话题一转,开始谈论起两岸的美食文化。

直到服务员退出包间,关上门,她才重新变得严肃起来。

"我知道你的真实身份,"韩莎突然用极低的声音说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