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西藏的高质量发展,在2020年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对西藏如何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科学指引;2021年7月到西藏考察时,强调西藏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自治区党委政府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提出“着力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努力做到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战略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自治区党委召开十届六次全会,强调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方向已经明确,蓝图已经绘就,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以扎实有力的举措推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

树立自信,充分认识西藏高质量发展的独特优势。信心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是驱动我们克服困难、向前迈进、实现目标的内在支撑。西藏要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树立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从工作全局看,西藏高质量发展具有强大的政治优势。从资源禀赋看,文化旅游资源融聚高原,雪域的自然风光、深厚悠远的历史人文、原初旷谧的民族风情,是我们把“颜值”转化为价值的优势所在;水、光、风、热资源富集,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是我们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切入点。从区位优势看,我区是中国面向南亚次大陆开放的重要通道。

把握关键,扭住投资拉动这个牛鼻子。投资拉动经济发展是中央对西藏特殊关怀的重要体现,是西藏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从西藏区情和发展阶段来看,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项目建设仍然举足轻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和关键依托。

一是要扩大有效投资。

二是要强化基础支撑。

三是要创新项目模式。

四是要加强政府诚信建设。

抓牢根本,做大做优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产业是基础,是根本;唯有具备特色和优势,才能保障产业长期生存发展,切实起到推动经济、提升就业、增加收入的作用。

一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二是全力推进藏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做大做强天然饮用水产业。

四是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

五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抓住机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点内容。西藏应明晰自身条件,找准自身定位,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一是着力壮大清洁绿色能源产业。

二是积极探索“碳汇”新质生产力。

三是以新质生产力为传统产业赋能。

近悦远来,塑造高效开放有序的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提高竞争力、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一是持续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二是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三是持续打造审批高效的建设环境。

四是持续打造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

五是要将扩大招商引资放在重要位置。

优化布局,持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特别提出,要“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开放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开放的地区最具活力,开放的经济最具竞争力。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我们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通过区域间合作交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在面向南亚次大陆的开放中获得新动能。

一是加强区域间合作。

二是推进面向南亚的开放。

三是加强对外展示与交流。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需要全区各级各部门学习好运用好习近平经济思想,把握人口之基础、人心之根本、人才之关键,深化对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形势变化、地区发展实际和经济政策的认识和把握,处理好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发挥优势与补齐短板、政府与市场、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关系,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科学化、法治化、专业化能力,努力成为做好经济工作的行家里手。

(来源:西藏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