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2月21日电(记者董志雯)为了推进人大代表与“吾童”议事员们协商成果落地见效,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五里”实践更加可感可触,近日,“吾童议事”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专题征询会举办。

社区是儿童生活共同体的基本单元。在儿童友好社区的建设中,五里桥街道始终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立足“一米高度”,倾听儿童声音,关注儿童需求,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鼓励儿童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会上,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驻站人大代表与儿童议事员们围绕“五里桥街道‘一街一路’改造”、“加强黄浦区儿童友好城区、社区和学校联动”等议题畅所欲言。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家站点”平台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也是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基层单元。2024年11月,五里桥街道人大工委聚焦“联、商、督、促、智”功能定位,推动“家站点”进一步提档升级,在街道儿童服务中心设立了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吾童议事”实践站。

实践站驻站人大代表、上海市阳光善行公益事务中心总干事秦天栋通过可视化地图的形式介绍了“一街一路”项目建设过程中关于景观提升,功能改造等内容,并着重向“吾童”议事员们分享了完善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美好愿景。

“一街一路”项目建设中,能不能把城市的“温度感”更为具象化呢?路边座椅的扶手现在很多都是金属材质,冬天冰冰凉。夏天阳光暴晒后很烫手,我觉得使用木质材料更美观而且会更加舒适。

“温度感”不仅可以体现在材质上,在打造“一街一路”的过程中,色彩的选择也很重要,希望可以多用一些暖色调,为街区增添更多的暖心氛围。

无论是小伙伴还是五里桥的大朋友们,大家都很关注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建设。建议未来“一街一路”可以成为一个开放式的大舞台,定期引入优质的活动,让“家校社”的互动更为紧密。

讨论过程中,儿童议事员们立足“儿童视角”,从身边事出发,有理有据地说“我思我想”,为“一街一路”的建设和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提出建议,一句句的童言童语不断闪耀着对“和美五里”建设的希冀。

现场,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驻站人大代表、“一街一路”项目设计单位代表将小朋友们提出的意见一一记录整理下来,并表示将不断完善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为小朋友们打造一个更为安全、无忧的居住环境。


“‘一街一路’建设是携手‘10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打造‘零距离家园工程’的最前沿阵地,也是五里桥街道践行新时代基层治理‘三会’制度的优渥土壤。”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祁莉萍表示,此次活动既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生动学习,也是对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和民主素养的深刻培育,通过专题征询会的形式,青少年不仅感受到了民主力量,更激发了大家关注社会、思考问题的热情。

下一步,五里桥街道人大工委将深入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进一步强化街工委使命担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聚焦“一米视角”,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五里”实践更加可感可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