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果树旅游区用发展和机遇吸引人才,用环境和待遇服务人才,推动返乡青年、“新农人”等各类人才扎根基层,盘活乡村人才振兴“蓄水池”,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汇聚起强大的人才力量。
做好引才聚才文章,蓄足“源头活水”
围绕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坚持引才和引智相结合,近年来,通过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赴高校引进急需紧缺型人才、“三支一扶”、西部志愿服务计划等采取多种方式引进各类人才300余人次,人才力量得到进一步充实。推动64名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到村帮扶,先后选派18名选调生到村任职,持续充实乡村治理人才力量。积极引导大学生、务工返乡人员、退役军人等到乡村干事创业,汇聚一批高素质的“新农人”、善经营的“农创客”、起作用的“兵支书”。辖区申报并获批“兵支书”乡村振兴工作点9个,“兵支书”农特产品品牌1个,联系开展退役军人专项招聘活动,联合金融部门推动“退役军人e贷”“兵支书e贷”“拥军贷”等贷款支持,发放大学生、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1600万余元,多渠道汇聚人才力量助推乡村振兴。
加大培育教育力度,厚植“发展沃土”
结合黄果树旅游区实际,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乡村人才综合能力素质。结合黄果树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的实际,举办乡村旅游、民宿酒店管理与服务、运营管理能力提升等培训班,为辖区民宿、酒店等旅游企业培训员工500余人次,不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和服务水平。邀请省、市农业技术专家到辖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实用性技术等培训,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200余人次。通过组织村干部、驻村干部到开阳、余庆等地学习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和创新举措,不断开阔干部的视野,启发他们的新思路。推荐90余名村干部、村后备干部参加学历提升,进一步提升村干部知识水平、治理能力等综合素质。持续推进技能提升行动,制定年度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与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开展电工、厨师、创新创业、刺绣等技能培训2500余人次,并举办中式烹调师等技能大赛,打造一支技能人才队伍。
完善体制机制,赋能“发展活力”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工作的实施方案》,工委领导联系帮带5名手工艺人、致富带头人等乡土人才,及时协调解决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营造良好的敬才爱才氛围。强化调研摸清底数,建立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技能带动型和社会服务型五个类别共计960余人的农村实用人才名单,为乡村人才的储备、培育、选拔等提供参考依据。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十七项措施(试行)》《黄果树旅游区乡村振兴优秀人才选拔管理办法(试行)》等人才政策,从人才引进培育、激励保障和乡村人才资源发掘等方面作出规定,用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优秀乡村人才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黄果树旅游区工委政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