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摆放的场景里面看到了很多很多的孤单,对未来很多东西还是没有很多的方向,但是这里面还是有绿色的植物,其实你还是很想往好的一方面去发展的,对不对?”在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心理治疗室里,临床心理科负责人冯稳正在通过心理沙盘和一名来访者进行沟通和治疗。


帮扶专家、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精神心理科主治医师邹达正在为一名中学生做心理咨询。

冯稳说:“因为有的来访者,他不知道要怎么样去诉说自己遇到的困难,心理沙盘是一些潜意识的投射,通过摆放他喜欢的东西,让我们更好地去发现他遇到了什么困难,从而去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

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创立于2022年,在临床实践中对多种疑难的心理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针对儿童、青少年、中年人及老年人等不同人群的心理问题,心理医生运用心理评估、心理咨询等方法给予心理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独山县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医务人员在为患者做VR治疗。

“我们临床心理科针对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沙盘治疗、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生物反馈疗法、音乐治疗、放松训练和眼动脱敏治疗等多种方式,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心理测量师肖月说。

目前,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是该市唯一一家设置心理门诊的公立医疗机构。“在心理门诊设置之前,很多有心理诊疗需求的患者都选择到贵阳市区去就医,自从设置了心理门诊以后,方便了我们区域内的这类患者的就医,通过专业方式帮助患者解决问题。”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科负责人李鹏介绍。


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负责人冯稳正在通过心理沙盘和患者进行沟通和治疗。

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群众心理应激因素增多,焦虑症、抑郁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较为突出。2024年10月10日起,《贵州省精神卫生条例》正式施行。《条例》规定,要不断加强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精神科治疗等有效衔接的心理健康促进与服务机制,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公众心理健康水平,推动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提升居民心理健康素养。

近年来,贵州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力推进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2023年,省卫生健康委等7部门下发文件,加快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建设,大幅提升非营利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逐步健全省、市、县三级精神卫生医疗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借助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组团式”帮扶,2023年3月,独山县人民医院成立精神心理科,是同时具有门诊和病房的特色心理专科,填补了医院在这方面的空白。


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心理测量师肖月正在为一名就诊群众做心理评估。

“我们精神心理科可以开展心理精神预防、诊断、治疗及康复,科室设有心理测量、物理治疗、心理咨询等特色治疗项目,可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精神状态进行个体化综合性治疗,具有起效快、疗效显著、社会功能恢复良好等特点。”帮扶专家、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精神心理科主治医师邹达说。

科室还通过邀请精神心理专家坐诊、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等,不断加强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带动了县域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升,助力辖区群众心理健康素养提升。目前,科室6名医护人员已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已接诊门诊患者4000余人、住院患者400余人。

“我们还走进企业、单位、校园开展科普活动,尤其针对老师、家长、不同年级学生等群体,为他们普及如何识别心理疾病、如何有效沟通、青少年心理特点等内容,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重视心理健康,正确面对心理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独山县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管护师张茂花介绍到。

今年,贵州省将鼓励全省各地依托精神专科医院,或精神科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儿童医院、老年医院、其他专科医院,在院内单独区域或独立院区建设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同时,加强临床心理门诊、睡眠门诊设置,确保每个市州至少有1家医院提供相关服务,每个县(市、区)至少有1家县级公立医院设置精神心理门诊。同时,要加强精神专业人才培养,拓展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图/文 杨承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