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21日讯程一(化名)今年19岁,去年由于高考失利,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在复读班第一次模拟考试成绩出来后,程一彻底崩溃,只好休学。经过医生诊断,原来在复学的这段时间,程一得了中度抑郁。


图片与本文无关

对此,纽扣家庭教育心理咨询师吕馥芸老师从专业角度进行了分析和建议。

程一其实是缺乏被尊重、被理解、被看见这3个能量。只有孩子满足了这几个基本能量,才愿意学习,才会对自己的未来有追求,才会想着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孩子这些能量很低,孩子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学习也提不起劲,对未来好像也没盼头。最可怕的是,孩子还很有可能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把自己的生命视为不值钱的东西。

心理咨询师对程一一家做了以下几个调整:

①“镜像对话”训练,让孩子不再抵触沟通

把“考不上大学人生就完了”换成“我注意到你最近画的画特别有灵气”。 把“整天打游戏能有什么出息”换成“这个游戏关卡设计得确实很考验人”。 当他说“不想活”时,回应“谢谢你告诉我”(替代“别胡说”)。

② 给孩子建一个“安全岛”

在孩子房间设置:柔软的玩偶(情绪激动时,通过摔打小熊发泄情绪,减少伤害自己的次数);可撕扯的日记本(内页印着“不论你怎样,你一直都是爸妈的宝贝”);24小时可视门铃(确保安全但不过度监视)。

③每月进行“家庭检修”

情绪温度计:用颜色标记每人心理状态;错题复盘会:分析哪句话触发孩子应激反应;成长储蓄罐:存下孩子每个微小进步(包括“今天没失眠”)。

经过2个月的努力,程一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打算——学动漫设计。现在,程一每天边备考边学原画设计。

(本文系真实案例,文中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闪电新闻记者 郝彬洁 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