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而本就不弱的女子,到底能有多刚强?倪萍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身为母亲的强大。
可这一切还都要归功于一个男人,这个男人不是郭达,也不是陈凯歌,
而是一个明明有钱又有权,却在母子俩最需要他的时候果断选择了离开。
当年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作为一名山东人的倪萍,原名刘萍,因为考入山东艺术学院戏剧表演专业,而成为一名演员。
优秀的人总是在哪个行业都能发光,作为演员的倪萍,不仅在1983年被评定为国家二级演员,还曾凭借着在《雪城》中的优异表现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配角。
1986年因为主持了青岛春节联欢晚,倪萍的主持人才能被大众认可,也受到了北京电视台的青睐与邀约。
至此倪萍开始了北京、山东两头跑的日子,因为倪萍早在山东老家与自己的大学同学结婚了。
眼前种种机遇,在倪萍这位当时的丈夫眼里,成了莫大的威胁。
他没有想过与妻子一同去北京发展,而是千方百计的想让倪萍回家相夫教子。
至此两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最终分崩离析,离婚收场。
倪萍就此彻底放弃了在山东的事业,专心在北京发展。
此时的倪萍成为了《综艺大观》的主持人,《综艺大观》作为《正大综艺》的前身,是中国最早的娱乐节目。
在那个没有网络,家家户户看电视的年代,娱乐节目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倪萍也成了家喻户晓的主持人。
而在此期间,倪萍开始了她到北京后的第一段恋情。
离婚后的倪萍在工作中结识了小品演员郭达,那时的郭达还是一个帅小伙。
倪萍也是青春靓丽,两人很快走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可是郭达的父母并不认可倪萍,一是嫌弃她是个在北京没有家底的,刚从山东这个小地方来的小城市姑娘。
二是嫌弃她结过婚,郭达当时可是个小伙子。
在郭达父母的阻碍下,两人和平分手,在此之后倪萍就和陈凯歌开始了长达6年的苦恋生活。
陈凯歌的情史那也是很丰富的,在节目中与倪萍相识后,就追求起了倪萍。
猛烈攻势下,倪萍很快就招架不住,和陈凯歌谈起了恋爱。
这时的陈凯歌说自己是不婚主义,因为这个在感情最浓烈时,两人并未结婚,而是决定同居。
可这一同居就是六年,在此期间倪萍甚至替陈凯歌照顾其生病的父亲。
两人虽未结婚,但倪萍已经在尽儿媳之责。
可明明说自己不婚的男人,在认识当时的绝色美女陈红后,不仅与倪萍狠心分手,还转头就将陈红娶进家门。
有传言说当时陈红已经怀孕,直接找到倪萍,借着孕肚威胁倪萍,要其分手。
而倪萍与陈凯歌的恋情因为两人没有结婚,所以一直都未曾公开。
虽然不少人都知道这件事,但始终是没有合法手续。
所以当陈凯歌选择了陈红时,倪萍仿佛成了该被人人喊打的“小三”。
这次的感情挫折,让一直优秀的倪萍心气大伤。
而在她对爱情近乎绝望时,王文澜出现了。
那时的王文澜是业界小有名气的摄影师,作为《中国日报》的摄影记者,类似抗洪抢险、亚运会等许多重要事件,都是王文澜担任摄影。
因其出色的表现,在1995年,王文澜还成为了《中国日报》摄影部的主任。
这是一段再正常不过的感情,王文澜先是追求,用真心一点点感动了倪萍的受伤的心。
王文澜为此,还在北京郊区斥巨资购买了四亩土地,并盖了一座四合院,还将倪萍的家人都接了过来。
这份感动让两人顺利从恋爱过渡到了婚姻,而婚后的生活也十分幸福,两人甚至共同创作了一本书,名为《自行车的日子》。
倪萍写故事,王文澜配图,这本书中详细记录了两人的点点滴滴,让读者都感觉分外幸福。
可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还是破灭了。
1999年,作为高龄产妇的倪萍,生下了一个可爱的男孩。
两人都很开心,并给孩子取名王丁,小名虎子。
但在孩子11个月时,倪萍发现孩子抓不住东西、老是摔跤。
倪萍火速带儿子去医院,经检查,虎子得的是先天性白内障,最佳治疗时期是两周到十七周,此后夫妻二人就开始了天南地北寻医之旅。
但当时国内的医疗条件有限,倪萍为了不让孩子一辈子在黑暗中度过,不得已选择带儿子出国就医。
还为此低价出售了所居的四合院,这也引起了王文澜的不满。
从这时开始倪萍和王文澜就开始两地分居,倪萍带着孩子在海外治疗,王文澜在国内挣钱养家。
也许是分居后感情变淡、也许是两人对孩子的治疗方式有分歧、也许是高昂的医疗费让王文澜心生胆怯。
两人的感情渐渐有了隔阂,最终离婚。
虽然王文澜不认可倪萍这样倾家荡产似的治疗方式,但在离婚时还是将自己的全部身价都给了孩子和倪萍,自己净身出户。
但即使这样,倪萍也没有放弃,而是更加坚定的为儿子治疗。
2005年,倪萍离婚不久,导演杨亚洲,就伸出了援助之手。
不仅视虎子为己出,还全力支持虎子的治疗,而虎子也最终治愈了。
还在2014年替倪萍参加了“冰桶挑战”,关注“渐冻人”的公益活动。
与杨亚洲的婚姻给予了倪萍稳定的家庭环境,使得她能全心投入工作之中,重新回归了主持业,还参与拍摄了《美丽的大脚》等多部优秀影片。
倪萍,这位在大众视野中熠熠生辉的女性,在母亲这个角色上,倾注了无尽的爱与坚韧。
当儿子被诊断出失明时,她的世界瞬间崩塌,却又迅速重组。
为了给孩子治病,她奔波于国内外,放下国内事业上的光环,忍受生活重压。
她的泪水与汗水,都化作了对孩子最纯粹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