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社报道,中国国务院总理会见来华出席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闭幕式的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奥云额尔登表示,蒙中是永恒的邻国,始终相互尊重、友好相处,同中国发展长期稳定的友好关系是蒙外交政策的首要方针。蒙方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期待同中方共同努力,密切高层交往,加强蒙发展战略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深化经贸、互联互通、能源、资源、基础设施等领域务实合作,推动蒙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向更高水平。
2月17日,国家铁路局局长会见了蒙古交通运输部部长德勒格尔赛汗一行。双方就加强中蒙铁路政府部门间交流合作、蒙铁路改革发展、中蒙铁路互联互通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中方表示,近年来,中国国家铁路局愿与蒙方进一步加强铁路政府部门间交流合作,推进中蒙铁路互联互通,深化双方铁路务实合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德勒格尔赛汗介绍了蒙铁路改革发展情况,欢迎中方支持参与蒙铁路项目,将为中企参与有关项目提供支持和便利。
中蒙铁路(资料图)
蒙古国此次访华,一个是为跨境铁路。跨境铁路对于蒙古国而言,犹如打通经济发展任督二脉的关键举措。蒙古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然而由于地处内陆,交通不便成为了制约其资源开发与出口的瓶颈。建设跨境铁路能够极大地改善蒙古国的交通基础设施状况,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为其资源的外运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一旦跨境铁路建成,蒙古国的矿产资源能够更便捷地运往中国以及其他国际市场,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蒙古国此次访华,第二个是为中俄哈的天然气管道有没有转圜余地。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共同努力下,达成了重大合作,成功说服了俄罗斯,建设一条中俄哈的天然气管道,过境蒙古的方案直接放弃。这就导致本身是想要漫天要价的蒙古,彻底失去了要价的资本。这才有了奥云额尔登这次访华的一个重要内容,希望寻求转圜的余地。毕竟每年上亿美元的过境费用,对GDP只有200亿美元的蒙古来说,至关重要。
中蒙铁路(资料图)
蒙古国地理位置特殊,周围只有中俄两个邻国,但多年以来蒙古国为了打破这种地缘限制,将除中俄以外的国家和国际组织视为“第三邻国”,试图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比如与美国签署稀土合作协议,准备建设空中走廊,与印度加强煤炭合作,准备绕开中国,借道俄罗斯港口进行运输等,甚至还曾想出低价购买我国天津港部分土地,用于建设物流基地等离谱计划。只不过,忙活了这么多年,蒙古国在与美国等国家接触后发现,这些国家大部分的承诺也只是口头承诺。
中国是全球最大市场之一,俄罗斯是能源大国,而蒙古的经济其实比较脆弱,长期依赖资源出口,尤其是煤炭和稀土这些矿产。虽然蒙古也有一定的自然资源,但基础设施不够发达,运输成本高,很多矿产无法顺利出口,经济发展上确实面临一些困难。所以,蒙古现在把目光对准了中国,尤其是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中蒙合作逐步加深。蒙古国也找准时机,尽快与中国签下协议,等到铁路建成后,蒙古国煤炭出口将从每年的8300万吨增长至1.65亿吨。
蒙古国(资料图)
在经济现实的压力和民意的推动下,蒙古国政府终于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务实拥抱中国市场,推进铁路建设。这不仅将造福两国人民,更将为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这一事件的本质在于经济现实压力与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蒙古国政府在面对国内经济困境和外部压力时,选择了与中俄两国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这不仅体现了蒙古国政府的明智决策和务实态度,更展现了其作为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