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协作,如同一条纽带,将东西部的资源、智慧与梦想紧密相连,共同编织着互利共赢、共同富裕的美好未来。怀揣着满腔热血与崇高理想,我们接过了第一批援昭干部的接力棒,开启了为期三年的挂职之旅。将近半年的时间,却让我收获了无数感动与深刻感悟。

责任如山,使命荣光

乌蒙山的怀抱虽给予昭通壮美的自然风光,却也曾让她深陷泥潭: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近年来,在国家和各级部门的关怀下,在东西部协作的推动下,昭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走进昭阳的每一个角落,我们依然能感受到部分地区群众因缺乏产业支撑而面临的困境。

我们几乎走遍了昭阳区的每一个乡镇。有的乡镇凭借苹果产业的蓬勃发展,村民户均收入可达七八万元;而有的地区因自然条件限制,户均收入仅万元左右。在前往田坝乡的路上,我们行驶在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上,旁边就是悬崖峭壁,路况之险峻让人心惊胆战。然而,村民们却告诉我们,这已经比以前好多了,以前去一趟城里要近一天的时间,现在只需两个多小时。这些话语,让我们深感援滇工作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脚踏实地,久久为功

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和松江区委区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援昭小组全力以赴协助当地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投入资金用于苹果基地、基础设施、分选线和冷库的建设;积极对接上海等东部地区经销商,举办“昭阳红”苹果专场推介会,让昭通苹果的市场知名度和认可度持续提升。昔日的“丑苹果”如今已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我们还大力支持提水灌溉项目建设,如今年青岗岭乡的提水灌溉项目就解决了4000亩果园的用水难题;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将小果径但品质上乘的果子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

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发挥昭通高海拔、低纬度的地理优势,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我们近期重点推广的“菊满堂”高山皇菊,因其颜色金黄、汤色鲜艳、清热助眠等特点深受市场认可远销一线城市和海外。去年11月初,在松江举办的对口昭通农特产品展销会上产品供不应求,一度断货。

在“组团式”帮扶方面,我们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北闸中学本科录取率连续两年翻倍,并荣获云南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颁发的“优秀”帮扶团队称号。这一成果,为昭通未来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华丽转变。

携手共进,合作共赢

在援昭的这段岁月里,在与当地干部的深入交流与合作中,我们发现了他们身上的诸多闪光点。他们擅长开展群众工作,懂得因地制宜地推动乡村振兴,真心实意地帮扶群众。这些宝贵的经验,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作为援滇干部,我们要充分发挥上海大市场、大流通、大平台的优势,结合云南昭通生态良好、物产丰富的特点,不遗余力地推介昭通农特产品,将它们引入上海市场,既助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又丰富了上海市民的“购物车”与“菜篮子”,从而实现真正的合作共赢。

展望未来,我们将深入实施特色产业提升、产业集群打造、劳务协作提升、消费帮扶助农增收“四大行动”,统筹推进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实现农业稳产增效、农民稳步增收,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全力做好协作合作工作,让我们携手并进,共绘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口述人:昭通市昭阳区委常委、副区长陈纯

整理人:沈竹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