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频频触碰涉华敏感议题,野心很大,本事却很小。
特朗普一上台,立刻开始紧锣密鼓地在涉华问题上搞事情。
上周,特朗普跟莫迪见了面,放话说要给印度出售F35。而明眼人都知道,在印度周边,需要用五代机对付的国家,有且只有那么一个。特朗普说出这话,明显是没安好心。
紧接着,美国更进一步,开始把兴风作浪的黑手伸向了台海。
前几天,美国国务院搞出了一个大新闻,就是更新了解释所谓“美台关系”的网页,删掉了其中“不支持‘台独’”的这句表述。
首先得明确一件事,美国国务院官网的这个表述,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政策文件。它的表述调整,并不意味着美国要做什么实质性动作。但是,没有实质性动作,也不意味着这件事就能“轻轻放下”了。台海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特朗普上来就在这件事上打擦边球、搞小动作,挑衅意味很重,绝不是什么好的信号。
而且,美国作为美西方阵营的领头羊,它的一举一动,有“狗哨”的作用。美国国务院做了这个小动作之后,一些想要讨好美国的国家,大概率会抢着出手“代劳”。
果不其然,就在美国摆出这副嘴脸之后不久,美日韩三国外长就齐聚慕尼黑,发布了一份“联合声明”,里面装都不装了,直接喊话,说要支持岛内政治力量“适当”参与所谓的“国际组织”。
这份声明的性质,本质和美国国务院改网页简介是一样的。它造成不了什么实质性威胁,但是癞蛤蟆爬脚面,不咬人它膈应人。
特朗普这些“膈应人”的小动作,再联系最近美国在俄乌问题上“急转弯”的动作一起看,基本能够勾画出他未来四年里全球战略的一个基本轮廓:“快刀斩乱麻”地解决俄乌冲突、“速战速决”地帮以色列搞定中东的地区对手,然后再把美国在欧洲的力量抽调到亚太,一心一意对付我们。
从理论的角度来说,特朗普这套战略的大方向,不能说错。至少他认清了一件事,就是美国现在已经没能力继续支撑全球霸权了,收缩力量、集中火力、重点突破,才有可能“翻盘”。特朗普的想法不难推测:在他看来只要集中力量斗倒了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那么现在抛弃的东西,美国未来都可以重新拿回来。在这一点上,他比拜登还是要现实不少的。
但话又说回来,看一套理论的含金量有多少,永远不是看嘴上“吹牛”能吹得多天花乱坠,而是要看实际落地的效果。
特朗普的这一套对付我们的理论,难就难在落地上。他想要尽快解决俄乌和巴以这两个“老大难”,但这两个问题,要是能轻易解决,就不会成为“老大难”、延宕至今了。如果说在跟俄罗斯打交道的时候,美国还能“卖欧求和”,但到了巴以问题上,特朗普是不可能“卖以求和”的。而以色列之前和哈马斯打了一年,都打得有来有回,美国如今想要直接把整个“抵抗之弧”都给解决掉,就算能成功,消耗的时间只会更长。
而特朗普剩下的任期还有多久呢?按照美国宪法规定,特朗普能够办事的时间,满打满算只剩下不到四年。四年时间,对于一套“战略”来说,太短了。
特朗普现在的问题就是,想得很美,但能做得很少;野心很大,但本事却不大。他啥都想要的结果,最后很有可能是啥都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