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2月20日,佛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顺德区区长吕园园围绕制造业发展、城市品质提升、文化发展以及民生保障等方面接受了媒体访谈,全方位展现了顺德的发展规划与决心。

“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的36处顺德元素,既是对顺德过去一年成绩的肯定,更是对顺德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吕园园表示,顺德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务实的作风,将市政府工作报告的“施工图”转化为“实景图”,为“再造一个新佛山”贡献更多“顺德力量”。


市人大代表、顺德区区长吕园园(左)接受采访

产业升级:

链式招商+数智转型 锻造湾区智造新引擎

顺德连续13年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榜首,2024年工业用电量、制造业增值税和工业产能利用率均位列全市第一。吕园园指出,新的一年,顺德将以“产业”和“企业”为两大抓手,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产业方面,顺德区将 “三链融合” 作为打造先进制造业生态圈的核心策略。“我们将推动‘招商链、转型链、创新链’三链深度融合,让传统产业‘发新芽’、新兴产业‘生强枝’。”吕园园说。

具体而言,一是链式招商促增量,通过与美的、库卡、赛威等链主企业合作,打造联合招商团,开展精准招商,同时实施“顺企回家”行动,争取三年内推动超100家顺企回迁。二是数智赋能优存量,推动300家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实现数字化工厂、车间总量增长15%,规上数字化覆盖率提升到80%。三是新质赛道育动能,大力发展机器人、新一代电子信息、预制菜、银发经济等新兴产业。顺德正大力发展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其中,工业机器人已经具有较好基础,产量占全国1/20。接下来,顺德将以工业机器人为基础,切入服务机器人赛道,谋划在云鹭片区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启动区,引育一批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和本体研发制造企业。

在企业方面,顺德将以“十大行动”赋能企业发展,将从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土地供给、能源保障、场景应用等方面着手,为企业提供赋能,让企业轻装上阵发展。吕园园表示:“顺德是民营经济大区,做好企业服务尤为重要。”她强调,顺德将通过科技创新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加强要素保障助力企业跨越发展,并通过定制服务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城市提质:

“六美”建设+AI智管 解锁水乡城市流量密码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之年,也是顺德区开展治水大会战、城市大建设、品质大提升“三大战役”的第五个年头。通过几年努力,顺德城乡“颜值”不断提升,市民、游客交口称赞。吕园园介绍,顺德将坚持以美为魂、以智促管、以水兴城,推动城乡品质蝶变跃升。

在以美为魂方面,顺德将持续开展美岸、美村、美城、美企、美岛、美山“六美”建设,推进环两江先行区建设,打造亲水美岸、绿美村居等新一批网红打卡点。在以智促管方面,顺德将继续拓展“无人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力争打造无人机赋能城市治理示范标杆,联合顺职院成立AI大模型实训实验室,推动DeepSeek大模型运用于政务办公,实现降本增效。在以水兴城方面,顺德将高标准完成试点联围建设,加快建设南顺第二联围、容桂水系,进一步提升治水成效。推动碧江村心涌暗涵复明、桂畔海水上立交等项目建设,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变。



文化赋能:

美食IP+水乡活化 打造湾区人文经济典范

顺德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今年春节期间,顺德推出的150多项文旅活动吸引了超225万人次游客,拉动文旅商贸消费超34亿元。吕园园表示,顺德将坚持“文旅搭台,经济唱戏”,打造“一日三餐都好吃、一年四季都好玩、一城百景都好逛”的旅游名城。

美食是顺德的王牌。顺德将加快世界美食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美食+”跨界融合,串联水乡、花卉、民俗文化等资源,发展露营民宿、咖啡潮饮、夜间经济等新业态。同时,顺德将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有前瞻性、有体验感的文旅项目,如欢乐海岸二期、长鹿新文旅项目等,打造更多接地气的文旅体验场景。

此外,顺德还将依托岭南水乡文化,打造全封闭的周末马拉松赛道,开发非遗文化产品,推动香云纱全价值链提升,并将顺德糖厂、甘竹滩发电站等打造成工业研学地标,吸引更多游客前来研学游玩。

吕园园向广大市民和游客发出邀请:“顺德是一座传统与现代交织、文化与产业共荣的地方,欢迎大家常来顺德打卡,感受这座烟火之城的热忱与活力!”

民生保障:

“四优”教育+精准保障 优化服务提升幸福指数

民生工作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吕园园介绍,顺德将在普惠均衡的基础上,推动教育、医疗、兜底保障等民生事业向好向优。

在教育领域,顺德将推动教育从“四好”向“四优”转变,扩大优质学位资源供给,高起点开办华东师大二附中美的高中,打造一批老旧学校焕新精品项目;根据人口变化趋势,建立学位供给“潮汐使用”机制,推动各学段校舍资源共享;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每天一节体育课。

在医疗领域,顺德将推动医疗从“高效”向“优质”转变,在年内推动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封顶、区中医院易地新建项目逐步投入使用、和祐医院质子重离子中心加快建设;推动推动全区不少于20家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民营医院接入检查检验互认平台,减少市民重复检查。

在兜底保障方面,顺德将推动保障从“民生所盼”向“民生所赞”转变,持续推进“家门口”就业服务圈建设,全力打造顺德区“1+3”零工就业服务体系,力争今年建成不少于20个标准化就业驿站。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加强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供给、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推动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转变。

文/胡睿 何泳然 顺宣

图/顺宣提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