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少林棍,通过劈,打,扫,转形成了四连击,如同功夫片中的主角那样行云流水,通过合理运用周身不同的力量带动自己的武器,达到身心合一,这是中国传统功夫的内涵与美学。”

只是让我没想到的是,初次听到这个概念,是从一位俄罗斯朋友的口中讲出来的。

别把伏特加当水喝

在初次接触到Sobaka团队的负责人德米西的时候,这位年近40岁的“老大哥”半开玩笑地介绍着自己。德米西是程序员出身,并且几乎全部职业生涯都奉献给了游戏开发。对于这支来自俄罗斯30来人的小型工作室而言,德米西是它的创始人,也是游戏设计师之一,同样德米西也骄傲地自称自己同时负责给办公室“买水”。

“在中国流传着这么一个笑话,俄罗斯老板会偷偷把办公室的水换成伏特加,这事儿您怎么看?”

“哈哈,就像很多外国人觉得每个中国人多少都会点儿功夫一样,如果我把买水变成买伏特加,不喝酒的员工可能会有意见。”



Sobaka的工作室墙上贴着各类游戏的海报,德米西的任务之一便是不让后面的饮水机闲着

和德米西聊了两句后,我的脑海里瞬间浮现出一位亲切、有趣的俄罗斯老大哥的形象。但如果你认为他做的游戏也应该是活泼愉快的风格的话,那还是低估了俄罗斯开发者“整活”的能力。



德米西发了一张他最近的照片给我,看起来相当年轻

Sobaka工作室的游戏,以酣畅淋漓的动作和“暴力美学”而闻名,不论是曾经红极一时的《拯救者Redeemer》,还是以中国少林寺为背景的《少林九武猴》,或者是即将发售的《虐杀熔炉》,游戏中拳拳到肉的快感,以及大量血脉喷张的场景很难让我把这些画面和眼前这位有几分“可爱”的老大哥联系到一起。这也不禁让我更加好奇,到底是什么事情让德米西的游戏风格如此“极端”。



在《虐杀熔炉》中,动作和暴力美学是家常便饭

而故事还得从一部中国电影开始说起。

未竟《功夫》梦,难解少年心

1971年《唐山大兄》上映,年仅9岁的周星驰跑进了电影院。当他看到李小龙单枪匹马将所有欺辱他的人打在地上时,他热泪盈眶,从此他迷上了武学,他立志要成为像李小龙一样伟大的明星。2004年,周星驰在他的电影《功夫》最后一次担任主角,片中他穿着白褂黑裤行侠仗义,锄强扶弱,当年被嘲笑的小男孩终于成长为了一代大侠。

而正是《功夫》上映那年,德米西刚刚十八岁,在看完《功夫》之后,他对武打片的热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功夫》里的阿星的白褂,让许多影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当前游戏的一个重要灵感来源于电影,但相较于成龙,李连杰。或是甄子丹而言,我最喜欢的电影明星还是周星驰,《功夫》和《少林足球》对我影响很大,以至于你可以在我的所有游戏中找到它们的影子!”德米西自信地和我聊着他熟知的中国电影,像是一位相当资深的周星驰影迷,以至于我甚至忘记了他是个俄罗斯人。



德米西正在和工作室的朋友们一起聊游戏开发的内容

在Sobaka的游戏中,武打元素几乎随处可见。而德米西似乎也对于“动作游戏”有一种近乎偏执的喜爱。这些武打要素当然并非凭空产生,如果你体验过游戏内容,会发现许多动作都是从中国的传统功夫而来。

在《少林九武猴》中,传统武术套路中的弓步刺棍、跳步劈棍甚至牛郎担柴等动作都被德米西搬进了游戏并以更夸张的形式表演出来。即便是以“赛博朋克”风格作为游戏背景的《虐杀熔炉》,主角的各类近战动作也包含了大量“动作电影”中的要素,例如扫堂腿,上勾拳,仆步抡拍等等。这也是为什么我在玩Sobaka游戏的时候会有一种“亲切感”的根本原因。



《少林九武猴》中主角魏成的大部分动作都来自于少林功夫

“周星驰的电影给我的感觉要更加【有趣】,这是与其他功夫明星不同的。在我看来,游戏中对于武术的诠释应该更加夸张,毕竟现实里面真人很难做出来的动作,游戏里可以很轻易地实现。”德米西一边说着,一遍激动地挥起手来,仿佛自己也是游戏中的角色。“所以我们的游戏宗旨一直都是能给玩家最爽快的动作体验。”德米西说道。

“所以您尝试过练习功夫吗?或者是否有过那种想法?”我顺着话题接着问道。德米西听完便尴尬地笑了笑,随后回答道:

“那太难了,我只在梦里尝试过。”



2019年的游戏展会上,德米西正在给前来体验的玩家讲解游戏

尽管德米西没能在现实中成为“功夫巨星”,但他的游戏却把“中国功夫”这一概念巧妙地融合了进了他的每一款游戏中,并加上了许多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正如儿时走进电影院的周星驰,用“喜剧片”这种独特方式诠释着自己对于功夫的热爱一样,这位来自俄罗斯的“功夫迷”也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功夫”之路上不断摸索并前进着。

河流不会催促过河的人

自德米西迈入游戏行业开始,已经过去了整整16年。

在制作《少林九武猴》的期间,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当地文化,德米西专门来了一趟北京,这也是他唯一一次到中国来。如果你接触过《少林九武猴》的话,便会发现游戏中有大量非常“地道”的中国元素。

月牙铲、偃月刀、龙井绿茶、乌龙茶......游戏中的大量中文翻译以及物品设计都相当“接地气”。甚至后续还请到了专门的中国配音。如果挡住开发团队,我甚至都以为是国人自己做的。



在《少林九武猴》中,各种“中国元素”的设计随处可见

“我喜欢中国人总是遵循自己的根源,保留着它的历史和文化,这在中国的许多建筑中也得到了体现。在我去北京的时候,能够看到许多古老建筑得到了很好的维护和保留,这一点在其他国家就很难见到。”德米西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比我想象的要深不少,尽管一些硬核的东西他没法搞懂,但从字里行间,我能够感受到他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喜爱。



来中国参加游戏节的德米西,正在耐心接受记者的采访

的确,Sobaka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理解,高度集成在了他们的每一款游戏中。但德米西自己其实也没意识到,这种观念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

《少林九武猴》的故事发生在1572年左右,讲述的是一名叫做魏成的渔夫抗击日本倭寇的故事。如果我们深挖游戏背后的时间节点,会发现那时候伟大的抗倭名将戚继光还在世,游戏的背景故事完全围绕这一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而产生,而回到游戏中,大量水墨画风格的背景交错出现,让游戏本身的“中国味”十足。这也是德米西对于中国历史文化了解的体现。



《少林九武猴》的游戏背景和设计,会让中国玩家感到“亲切感”十足

再回到《虐杀熔炉》中,即便这一作的背景设定不再基于历史背景,但前几作积累下来的动作游戏经验深深地体现在了游戏的各个环节中,例如可以通过鼠标精准操控的格斗连段,以及依靠节奏按键激活的不同招式,因此体验起来更像是“赛博朋克”版的《Sifu》。这种动作设计,就像是大量功夫电影中沉淀下来的某种东西,深深扎根在德米西的骨子里,并且通过游戏这种形式传递给玩家。



《虐杀熔炉》中,复刻了大量动作电影里的特写镜头

“我相信每个中国人都会功夫(开玩笑)。但老实说,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国家,我的确认为某种程度上的“功夫”(哲学意义上)存在于每个中国人的灵魂中,因为在中国发展的漫长岁月里,所有的佛教和功夫以及其他复杂的事物都渗透到了每个中国人的灵魂里。”德米西笑着对我说道。



德米西正在和中国玩家合影

事实上,在德米西开发游戏的16年间,即便尝试过各式各样的开发风格,但团队自始至终都在坚持做“动作游戏”这一件事。不管是《拯救》中俯视角肉鸽,还是《少林九武猴》里的横板动作,又或者是3D视角格斗的《虐杀熔炉》,Sobaka的游戏中,也时时刻刻传达着一种“执念”。就像是一位初入武林年轻的学徒,成长为一位武林大师一样,即便经验再多,但是刻在骨子里对于功夫的“执念”从来没有改变过。好比面前是一条宽无尽头的河流,如果你不过河,河流在那里兀自流淌,两不相干;如果你要过河,河流在那里兀自流淌,也不催促,但是你决定过河的脚步开始以后,过河就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你不能停留在河中央,你只有过河。



Sobaka工作室拿到的各类游戏奖项

直到今天,德米西仍在用他自己的方式,一步一步渡过眼前的河流。

缺憾即宝藏

在采访最后,我问德米西:“《虐杀熔炉》中的主角拥有很多奇怪的能力。如果你有机会在现实中选择一个,你会选择什么?”

“都不会。”德米西摇了摇头告诉我,“如果未来真的会有一天,世界变成赛博朋克的样貌,那身体改造是人类必然会面对的事情。但在此之前,我还是喜欢我的生活,尽管它有不少缺点。”



《虐杀熔炉》的主角可以通过击败敌人来进行身体改造

一时间,我仿佛又看到了这位俄罗斯老大哥身上的周星驰电影的影子。在星爷的电影中,虽然讲述的故事总会无厘头,总会博人一笑,但在大部分电影的结尾,星爷都会把故事里的角色拉回到现实中。比方说《功夫》的最后,主人公阿星开了一家糖果店,小时候遇见的女孩推着冰淇淋车出现在店门口,故事也画上了美好的句号。虽然结局是美好的,但这中间历经的种种艰辛却只有主人公阿星自己知道。

对德米西而言,游戏开发似乎也不过是这么一段过程。尽管游戏中的角色往往无所不能,但归根结底大家都要回到现实中。哪怕制作人的想法天马行空,最后都会回到生活里,即便它有几分苦涩,也值得你去热爱。



《功夫》的最后,一代大侠阿星选择开了一家糖果店

“接下来呢?你们有什么打算?”我问道。

“我不确定,但我梦想是制作一款关于周星驰电影的游戏,我不确定是否能实现它,但我希望尽力去做。”德米西说到这儿,眼神中露出一丝坚定。

聊到这儿,我确信了一件事:在不久的未来,遥远贝加尔湖畔旁的一位游戏制作人,一定会实现属于他自己的“功夫”梦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