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记者 李畅
自动泊车、机器人为电动汽车充电、电动汽车反向为电网“充电”……这些充满智慧与未来感的场景,就出现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剧村变电站。
2月10日,记者走进剧村变电站院内,一个形似“巨型充电宝”的铁皮箱格外显眼,它就是“站网互动智慧主动式柔性充电站”的储能柜。之所以说这大块头像充电宝,不仅是外形,更因为它的功能。
2月10日,在雄安新区剧村变电站地下2层的智慧充电区,国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操控机器人为新能源汽车充电。 河北日报记者 李畅 摄
“充电站储能柜单次最高可储电806千瓦时,按照一辆车单次平均充电40千瓦时计算,可供20辆车同时充电。”国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市场拓展中心工作人员郝少华介绍,平时市民接入电网为新能源汽车充电,但当多辆新能源汽车同时充电造成电网负荷较大时,该充电站就会通过自身储能和柔性分配策略降低负荷,并反向为电网送电,这就是所谓的柔性站网互动。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雄安街道上“绿牌”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将来雄安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还将持续提升,若短时间内大量电动汽车随机性充电,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电力峰谷矛盾,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此外,光伏和风电等新能源发电不稳定,上网电量时多时少。因此,需要在新能源发电高峰时储存多余电能,发电不足时释放储存电能。在此背景下,国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团队在经过多次论证与技术测试后,站网互动技术与智慧充电站应运而生。
这样一个聪明且爱“互动”的充电站,效果究竟怎样?
记者将低电量新能源汽车开入剧村变电站地下2层的智慧充电区,工作人员用平板电脑进行简单操作后,车辆托举机器人将其准确送入充电位,随后,移动抓枪式机器人自动找到车辆充电口进行充电,不到一小时,车辆就“满电复活”。
“充电站会在站控级能源管控系统自主调配下,将每个充电桩的功率在15kW-150kW间进行柔性调节。”国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区域拓展管理专责杨天阔说,加上立体停车设施,充电区可实现46辆车同时充电。
去年6月,“站网互动智慧主动式柔性充电站”获得2024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智能网联充电技术应用大赛三等奖。同时,它也成为全国首个“自动泊车+自动充电”全程无人化充电站。
雄安是一片科技创新的热土,电力系统的创新与探索在这座未来之城不断生根发芽。杨天阔介绍,今后他们还将对站内充电设施、站控级管控系统进行IPv6支持提升,助力物联网、互联网、车联网多网融合发展,从而更好满足未来智能网联和车能路云等场景对网络承载能力的更高要求,全力服务雄安未来之城创新发展。
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