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的时候,书法不过是用来写字,用来表达情绪的。以前可没有这么专业的书法!但在革命时期,我们的书法,却被那些老艺术家,改造成了一种新的字体,叫做“红色书法”。
这个“红色书法”很有趣,文档里,题字上,也可以写在平时的信件中。也正是在那个时候,那些文字才变得不同。看看李先念写信给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多么漂亮的书法啊!又宽又大!这不仅仅是一幅普通的字,而是一幅“红色书法”的经典之作,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今天,我们就来仔细地读一读这一段文字,领略当时的书法韵味,领略那些前辈革命者的文字里,究竟有多少的故事与灵魂。
这几个字,在毛笔书法中,绝对是“独一份”。一般人写出来的东西,都是写得洒脱,或者是豪迈奔放,但这张纸上的字,就完全不同了。这幅画看上去格外地温柔,优雅,每一笔每一画,都带着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力量。
这几个字,虽然是用笔写出来的,但却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就像是用毛笔写出来的一样。这幅画很有魏晋时代的味道,古朴典雅,尽在这幅字里。用硬笔也能做到这种程度,真是了不起啊!这已经不是普通人能办到的了,这需要多么扎实的基本功!
当他看到这几个字的时候,他整个人都呆住了,他震惊的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文字,而是他在看到这几个字的时候,整个人都愣住了。好厉害的书法!
我平常写东西,都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可现在,这张纸上的字迹,却是彻底地颠倒了!每一个文字都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四四方方,又平又稳。这样的书写方式,使字体的重心向下倾斜,看起来格外平稳。他用的是硬笔,但却有一种沉稳的味道,显然是对这个字有很深的研究,否则不可能有这样的效果。
而且,这封信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这封信的每一个字,似乎都是用“抗肩”这个词写出来的,而且,这个词的左右两边,都是微微向上的,显得格外地醒目。这样的书写方式,第一眼看上去,就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这一次的书信,很多字都是用的楷书,非常地工整,让人一眼望去,便会觉得很舒适,仿佛是一笔一画,没有任何压力。例如“的”这个字,一画完,非常地自然,这才是书法的本质所在,没有任何的做作。但是,大部分的字迹都很工整,这是中国书法的精华所在,给人一种很有安全感的感觉。
从字体上来看,每一个字母都很接近,但每一句话都很随意,这样的反差很有趣,也很吸引人。光看这几个字,就知道他的硬笔字,那是没话说的,肯定能让人心服口服。
至于用笔,这就是另外一个层面的东西了,跟硬笔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用笔写出来的东西,更是别具一格,笔画也是千变万化。就像这一幅《国家的风姿,女人的自豪》,字体非常地流畅,几乎不用方形的毛笔,笔画的粗细对比也非常的鲜明,尤其是竖笔,笔直挺拔,格外醒目。这样的画风,实在是太独特了,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有的书法,还真有自己的特色,显然是融合了石印的因素。比如他的书法作品《武汉长江二大桥》,石印的神韵与现代的气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没有丝毫的违和感。尤其是长横竖写的手法,颇有趣味,大横画虽大,却稳而不乱,尤其好看;而竖笔就更不用说了,一条直线,充满了一种力量感,准确而传神。这也许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新体验!
和之前写的那些不同,这几个字的字体并不整齐,但却很有韵律。在观看这些音乐时,大家会有不同的感觉。起码当初我一见,就惊叹不已,认为这是一股令人耳目一新的“清流”!
尽管用毛笔写字与硬笔写字各自有各自的风味,但是从书法的观点来看,这两种字体都将中国传统的书法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还带有一种天然的美感。不知在看到这幅画之后,你有何感想?
我想,从每天的写作中,可以看到一个人真正的水准和性格。每一句话,都是发自内心,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没有任何的雕琢,都是发自内心的。你同意我的看法吗?请大家多多指教,畅所欲言。不要忘记点赞和评论,如果你有什么好东西,可以和我们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