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据长城网报道,美“约翰逊”号驱逐舰、“鲍迪奇”号海洋测量船过航台湾海峡,解放军全程跟监警戒。这一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也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中美军事关系及地区局势上。而在这样的背景下,美防长的一系列动作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中国台湾地区风景(资料图)
美“约翰逊”号驱逐舰和“鲍迪奇”号海洋测量船此次过航,时间从2月10日持续到12日 ,解放军东部战区迅速组织海空兵力进行全程跟监警戒。“鲍迪奇”号海洋测量船满载各类先进探测设备,能收集海底地质构造、水文地理数据,若这些数据被美方用于军事目的,会严重威胁中国海洋安全。“约翰逊”号驱逐舰虽非美国海军顶尖主力战舰,但也具备一定反导作战能力,此次过航行为明显是美方的挑衅之举,打破了台海原本的平静,传递出错误信号,增加了地区安全风险。
从过往情况来看,美军在台海的挑衅行径屡见不鲜。以前美国舰艇穿航台海时还敢摆出“作战姿态”,武器装备随时待命。可如今,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现在美舰穿航台海时,不仅所有武器全部关闭,甚至出动的舰艇还特意挑选服役时间最长的。像美国海军的“约翰菲恩”号驱逐舰在通过台海时,还专门征求中方的通行许可。这次“约翰逊”号驱逐舰和“鲍迪奇”号海洋测量船过航台海,更是直接被解放军“押送”,美军不敢有任何轻举妄动。这一系列变化,充分彰显了解放军实力的提升以及对台海局势的有效掌控。
中国台湾地区风景(资料图)
在这样的形势下,美防长海格塞斯的发声就有了别样的意味。美国国防部长海格塞斯2月10日前往欧洲,开启了其任内首次海外之行。海格塞斯11日在一场记者会上再度提起中国,他一边渲染来自中国的“外部威胁”,一边强调特朗普政府“不想与中国开火”。他还透露,自己将邀请马斯克团队进驻国防部,着手梳理解决官僚机构冗余问题的计划。防长海格塞斯在近期的行程和言论中,透露出对中美关系及地区军事局势的担忧。他前往欧洲开启任内首次海外之行,在德国斯图加特召开记者会,期间谈及诸多军事和国际政治话题。
海格塞斯在记者会上提到邀请马斯克团队进驻国防部,梳理解决官僚机构冗余问题,称国防部存在浪费、冗余和人员超编问题,希望在武器系统采购等方面提高效率。这看似和中美军事关系没直接联系,实则不然。美国国防部内部进行这样的改革,很可能是意识到在当前国际军事竞争中,自身存在问题,需要调整内部结构,提升军事运作效率,以应对来自外部的挑战,而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无疑是其中重要的外部因素。
在谈及国际战略军事目标时,海格塞斯渲染来自中国的“外部威胁”,称中国“野心勃勃”“意图险恶”,还表示中国在周边地区、南美洲和非洲大陆都有“不良意图”,但同时强调特朗普政府“不想与中国开火”,要以实力求和平。这一番表态很值得玩味。一方面不断给中国扣帽子,渲染威胁论,另一方面又强调不想开火,这背后反映出美国对中国军事力量发展的复杂心态。美国深知中国军事力量今非昔比,在台海等地区,解放军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和应对能力,美国在军事挑衅上不得不有所顾忌。
这次美舰过航台湾海峡,解放军迅速有力的应对,让美舰的行动受到极大限制。东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对美舰船过航行动全程跟监警戒,美舰如同“瓮中之鳖”,被紧紧包围。这让美国意识到,在军事上对中国采取强硬手段,很可能会引发不可控的后果。美防长所谓的“不准向解放军动手”,或许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美军内部的一种警告,也是对美国政府在军事决策上的一种提醒。
中国台湾地区风景(资料图)
中国一直秉持着优先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立场,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在主权问题上做出任何妥协。和平只是实现统一的手段,统一才是最终目标。对于“台独”势力及外部干涉势力的挑衅,中国减少“和平”二字的提及,并非要放弃和平,而是在提醒国际社会,台湾问题不容任何国家、任何势力染指。解放军时刻保持高度戒备,守护祖国海疆,对于任何企图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都有能力、有决心给予坚决回击。
美防长在当前形势下,应该认清现实,美国应停止在台海等地区的挑衅行为,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中美之间保持稳定的军事关系,不仅有利于两国的和平与发展,也对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稳定至关重要。一味地渲染威胁、进行军事挑衅,只会让局势更加紧张,对美国自身也没有任何好处。未来,希望美国能以更加理性和务实的态度看待中美军事关系,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