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特务暗杀彭德怀,危急关头陌生女子透露消息,救彭一命
在山西省,位于垣曲与阳城之间,存在一段崎岖狭窄的山路。
1939年12月,蒋军特务于这条山路上布下暗杀陷阱,意图直接除掉彭德怀。
彭总未察觉危机逼近,意外遇蒋军年轻士兵警示有袭击八路军之虞;旋即,一陌生女子又现,叮嘱他路上需谨慎。
两位无名陌生人曾救彭德怀一命。另有传闻称,这两人乃卫立煌所派,专为向彭总传递重要信息。
此事的详情需从1939年历史背景谈起。那时两军虽携手抗日,却摩擦频生,明争暗斗不断,冲突时有发生。
以陕西为例,西安高层办公桌上堆积着近一尺高的信件,全是蒋军部队中下级军官举报八路军的,数量众多。
为此事,彭德怀亲临西安,严词斥责蒋军高层,并当众掌掴陆军中将何绍南,以示愤怒与决心。
主席对此评价道:“西安仿效孙行者闹天宫之举,影响颇广,波及洛阳、垣曲及铁路沿线,蒋介石亦发电卫立煌,欲探其详。”
当晚归家,林伯渠询问彭总:“何以如此动怒?”
彭表示:“这把火必须烧,否则无法击退敌人!”
彭总赴西安欲寻蒋军元老程潜秉公论断,却闻程潜思想右转,遂改道洛阳,希求卫立煌能出面持正。
延安媒体公开发文,严厉谴责蒋军破坏团结行为,并发出警告:八路军将视情况调动足够力量保卫边区,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显然,若蒋军坚持与我军交锋,我军已完备迎战之策,随时准备进行有力反击。
此时,卫立煌的态度至关重要,身为第二战区副总司令兼前敌总指挥,他实际上也负责指挥八路军。
卫立煌虽非嫡系,却军事才能出众。在蒋氏集团中,他常扮救火角色于败仗之际,而胜仗封赏时却常被边缘化,堪称最憋屈的高级将领之一。
功劳归于嫡系,苦差则落在卫立煌肩上。众所周知,蒋氏偏爱嫡系,仅在嫡系受挫时,才会考虑让卫立煌率军出征。
当前抗战烽火正炽,蒋军与我军战事一触即发,作为第二战区蒋系最高指挥官的卫立煌,其未来动向备受瞩目,他将如何选择方向?
卫立煌在心态上属于中间派,既不偏向蒋军,也不倾向八路军,他仅期望双方能够携手合作,共同抗日。
抵达洛阳后,彭德怀受到了卫立煌的热情款待,两人共进晚餐,氛围融洽。
用餐时,彭德怀谈及我军与蒋军的紧张对峙,举证怒斥蒋军频繁制造事端,并征询我对这一事态的看法。
卫立煌连连叹气,未予正面答复,似是不知如何应对,只能劝解八路军以大局为重,忍辱负重,共赴国难。
尽管他未置一词,但对此事心知肚明,洛阳办公室的桌上,满是他收到的蒋军“举报”八路军的电报。
卫立煌对待此类电报的态度是:仅匆匆一瞥便置之不理,从未将其上报给蒋氏。
蒋介石
卫立煌
卫立煌深知当前形势:蒋氏施压令其反八路军,但他也深知需顾全国家和民族大义,两者间他权衡得十分清楚。
蒋氏见卫立煌迟迟未与八路军起冲突,心中常生疑虑,揣测卫是否已暗中倾向八路军一方。
彭德怀与卫士共餐时,见对方对关键问题避而不谈,便直截了当地询问:“依你看,是否存在爆发内战的风险?”
卫立煌叹息道:“倘若继续陷入内战,后果将不堪设想。”
他这话透露出蒋军中间派的复杂心境:不打,恐得罪蒋氏;打,则违逆民族大义。
餐后,彭欲离席,卫告知:“若返山西,可经运城垣曲县渡河,前往第十军陈铁部用餐。”
这里设下伏笔,卫立煌不解为何让彭德怀赴陈铁所在的第十军用餐,显然是故意为彭德怀规划了一条特定路线。
彭德怀与卫立煌道别后,匆匆离开饭桌向门外走去。正当他准备上车之际,一名蒋军士兵走近了他的身旁。
该陌生士兵告警:“八路军总部将面临三路进攻,请副总司令务必加强戒备。”
彭德怀被一句话触动了警觉,意识到事态严重,士兵提及的“有人”无疑是指蒋军。
彭德怀依照卫立煌的指引,前往第十军陈铁部,与陈铁会面并共进晚餐。
陈铁乃湖南醴陵籍人士,其妻曾为教师,来自湖南湘潭。
陈妻曾为共青团员,虽后嫁予蒋军高层,离开我方队伍,但其内心仍秉持进步思想。
陈铁宴请彭德怀之际,其妻适时走近彭旁,轻声提醒:“时下氛围不佳,彭先生独行时还望多加谨慎。”
彭德怀听闻一语,顿觉警觉,意识到途中或有不轨之人欲加害于他,深知蒋氏惯用暗杀手段。
简述陈铁:他于12年后带领部队起义,嗣后担任贵州副省长一职,直至1984年逝世。
言归正传,彭德怀极重情义,对于曾经救助过他的人,他会一辈子铭记在心,绝不会遗忘点滴恩情。
举例来说,1921年,彭总因助贫诛恶霸,遭捆绑押解至长沙,面临军阀极可能处以枪决的严峻境地。
彭途中诉说穷人生活艰辛,呼吁援助,一旧军阀士兵深受触动,悄然松绑,助彭顺利逃脱。
彭逃至江边,身无分文无法渡江,幸得船夫罗六十伸出援手,救其于危难之中。
又如,1928年间,军阀手下的一名低级军官陈玉成,私下告知彭德怀:“黄公略的身份已暴露。”
彭德怀因故提前发动了平江起义,此举间接挽救了挚友黄公略的生命。
1939年,陈铁的妻子仅凭一句话,便挽救了彭德怀的性命。
彭德怀铭记那些身份卑微却救过他的恩人,尽管多数人未留姓名,他仍在自述中着重提及此事,铭记于心。
令人诧异的是,蒋军高将卫立煌对心腹陈铁极为信任。彭德怀与卫共进餐时,卫推荐彭去找陈。途中士兵急报军情,至陈处,陈妻又叮嘱路上谨慎。
彭德怀毅然离开陈铁部,尽管路途险恶,他仍勇往直前,因山西五专区必行,那里抗日武装立场不定,需警示其防范蒋军围剿。
自垣曲启程,前往五专区的阳城,途中需穿越一段长约15公里的狭窄山路,此路两侧皆为悬崖峭壁,地势险峻。
此路虽不宽敞,却是垣曲与阳城间最便捷的通道,人们常经此往来。换言之,若欲设伏或暗杀,此山路实为理想之选。
彭德怀本应行经此路,但鉴于洛阳卫立煌部下一士兵的警示及垣曲陈妻的预告,他判断此路或有埋伏,故心生警惕。
即便决心勇闯虎山,也断不可刻意寻求险境吧?应谨慎前行,避开明显危险之处。
彭德怀随即调整行进路线,仅率小电台、译电员、警卫班等十余人,绕开了那条险峻的山道。
我们选择了另一条更为狭窄的道路,经由此路迂回前行,最终安全无虞地到达了阳城。
正如所料,蒋氏与阎锡山在山西东南区域制造冲突,包围我方多座县城,导致上百人遇难,三百余人被捕。
蒋军大批士兵涌入县城,肆意烧杀抢掠,但彭德怀已提前部署,迅速指挥部队展开反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