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湖北省妇联十三届四次执委(扩大)会议在武汉召开。会上发布了2024年度湖北省妇女工作十大特色品牌及创新典型案例,即日起,湖北e家庭将陆续推出“2024年度湖北省妇女工作十大特色品牌”系列展播,对十大特色品牌主要做法、成效、经验启示进行宣传,供各地学习借鉴。今天,我们一起看看黄冈市妇联品牌项目。

黄冈市妇联:

“映山红”妇女小组 助力基层“大治理”

为回答好新时代党的群团工作面临的新课题,省委出台关于推动新时代党的群团工作高质量发展相关文件,对今后一段时间我省群团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黄冈市妇联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按照“推动群团组织向基层延伸、向新兴领域拓展”妇联组织建设思路,结合妇女群众趣缘、业缘、地缘,创新探索“映山红”妇女小组工作品牌,吸纳各行各业有影响、有能力的优秀女性参与到妇联工作中来,推动妇联组织向妇女生产生活的最小单元延伸,以可感可及的关爱服务为纽带,实现妇联组织与妇女群众“双向奔赴”。

选取“映山红”作为品牌名,主要基于三点考虑:一是黄冈为革命老区,红色是我们的主基调,锻造了“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的革命精神,映山红象征着黄冈红色文化,寓意着党建带妇建,黄冈广大妇女红心向党、紧跟党走;二是映山红为黄冈市花,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三是映山红像火一样生长于漫山遍野,生命力顽强,象征着妇联组织扎根于妇女群众中间,团结带领广大妇女群众,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服务中国式现代化黄冈实践。

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建强基层基础,让组织网络“密”起来。把政治引领贯穿基层组织建设全过程,注重党建引领、部门联动、队伍互动,确保党的领导一贯到底。一是党委高位推动。争取市委重视,把妇建纳入“大党建”格局,把妇女小组建设纳入基层党组织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市委分管领导定期听取汇报,共同研究破解发展难题。联合相关部门印发进一步推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下沉参与共同缔造等文件。二是部门协同联动。联合市委组织部专题研究并制发建强妇女小组文件,明确组建方式、主要任务和运行机制等,建立“映山红”妇女小组18647个;与市委社工部、市工商联等单位联合发文,在农村、城市社区、商圈楼宇、产业链等妇女集中领域建立妇联组织,在全省率先实现女性社会组织建设全覆盖,在“三新”领域建立妇女组织128家。三是队伍双向互动。引导妇女小组与妇女群众双向发力、同频共振,推动妇联组织有形化、活动日常化、服务常态化。一方面将热心妇女儿童工作,有意愿、有能力、有精力、有威信的妇女选拔为“映山红”妇女小组长,吸纳为妇联执委和村(社区)“两委”后备干部。另一方面由妇联执委认领牵头“映山红”妇女小组,实现妇联执委与妇女小组长交叉任职、双向奔赴。

(二)注重作用发挥,让巾帼温度“暖”起来。围绕“一老一小一困”等重点群体需求,有效发挥18647名“映山红”妇女小组长作用,切实将关爱服务做细、做深、做实。一是关注妇女健康,提供“微服务”。在黄州区、红安县、浠水县试点探索“妇联 + 妇女小组长 + 志愿者”等路径,2929名“映山红”妇女小组长兼任巾帼志愿服务队队长,吸纳1.5万名巾帼志愿者提供居家养老服务。23名骨干妇女小组长主动认领巾帼互助养老项目,依托“i 黄冈”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带领巾帼志愿服务队通过“一键呼叫”为老人提供免费便捷服务3543场次。各地“映山红”妇女小组长主动担任“两癌”免费筛查“宣传员”,通过线上转发倡议书、线下发放宣传单等形式,积极走村入户、带头宣讲,三年共筛查134.1万人次,向上争取“两癌”救助金404万元。二是关爱留守儿童,点亮“微心愿”。全市1万余名“映山红”妇女小组长主动结对帮扶6700余名留守困境儿童,开展各类主题关爱活动近1500场次,惠及家长儿童1.1万余人次。英山县温泉镇百丈河村王金初从1972年担任村妇联主席以来,从“爱心姐姐”到“爱心妈妈”一直到现在的“爱心奶奶”,她53年如一日关爱着孩子们,其中28名孩子考上本科大学,奔赴全国各地。三是助力妇女增收,创办“微工坊”。推广“映山红妈妈岗”“宝妈零工驿站”等模式,在蕲艾、黄梅挑花等产业链上建立“微工坊”,帮助近万名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英山县“乌云山茶仙子”妇女小组袁婷婷带领近百名妇女群众增收致富。蕲春县“艾大姐”妇女小组在有条件的社区设置“艾灸驿站”,开展普惠性艾灸活动。四是聚焦家庭建设,助力“微幸福”。1千余名“映山红”妇女小组长深入全市2372所各类家长学校,主动担任义务讲师,开展家庭教育讲座、亲子阅读、暑期托管等活动3000余场次,惠及家长儿童9万余人次。各地“映山红”妇女小组成员主动入驻138个镇级家调站和3574个村(社区)家调室,常态化开展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和妇儿领域风险排查化解专项行动,以柔性服务化解基层矛盾。麻城市龟山镇新屋垸村《妇女小组长治理“大作为”》案例入选第六届“湖北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三)坚持示范引领,让妇联队伍“强”起来。坚持提质赋能,着力加强妇女小组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妇联组织服务力。一是强化培训赋能。把“基层妇联领头雁培训计划”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三年规划,采取分级负责、分类轮训等方式,层层培训基层妇联干部58457人次,实现妇联业务培训全覆盖。市委组织部在全市村“两委”培训中首次设置“基层妇联组织建设”专题板块,2195名“映山红”妇女小组长共上一堂培训课。二是凝聚思想共识。将思想政治引领贯穿妇联组织建设工作始终,培养和遴选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骨干妇女小组长,用妇女群众听得进、记得住、能接受的方式组织主题宣讲等活动50余场次。三是强化正向激励。在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评选活动中,关注基层优秀“映山红”妇女小组长,寻找优秀代表。麻城市鼓楼街道朝圣门社区妇女小组长汪秀芬等先进典型被评为黄冈市三八红旗手,形成“选树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辐射效应。


经验启示

通过打造“映山红”妇女小组工作品牌,以党建带妇建夯实基层妇联组织,助力社会基层治理,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启示:一是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建带妇建”贯穿工作全过程,才能确保妇联组织建设改革各个方面深入破难;二是必须坚持服务引领,切实找准妇女儿童和家庭的需求,以妇女群众是否满意作为工作的重要标准和不竭动力,才能做深做细联系服务妇女群众的工作;三是必须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妇联基层组织工作才能有为有位;四是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建立妇女小组,才能助力基层组织覆盖面不断拓宽;五是必须坚持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拓展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的广度和深度,为基层社会治理贡献巾帼智慧和力量。

THE END

本文来源:黄冈市妇联

本文属于政务公益宣传,对于文字或者图片有异议的,请联系删除!

转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