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比亚迪开年一顿“全民智驾”攻势,把“高阶智驾”直接普及到7万级的海鸥参数图片)上了,这也怪不得余承东急了,发文直言“智能驾驶是完全不同的境界”,这边鸿蒙智行主要卖点就是遥遥领先的智驾能力,四个界车价都没低于20万的,尊界S800更是百万级,一句全民智驾,把他卖点都搞不值钱了,能不急吗?



那么,到底智驾都有哪些不同的“境界”?今天浅浅分一下,收好这一篇,买车不用被忽悠,出去聊天不露怯。

第一类,纯视觉感知,仅支持高快领航+传统智能泊车,多用于15万内车型。海鸥、海豚秦L用的就是这一类,对应的就是比亚迪天神之眼C,深蓝自研的AD PRO,大疆的智驾也属这一类。



这类智驾系统大多采用的芯片标准相对低,感知冗余较少。天神之眼C,用的就是英伟达Orin-N或地平线J6M,算力为84-128TOPS,感知硬件是以前视三目摄像头为核心的5R12V,即5颗毫米波雷达 + 12颗摄像头+ 12颗超声波雷达。相对来说硬件成本较低。深蓝AD PRO地平线征程5芯片,算力为128TOPS,配5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



对应可实现的功能就是在相对封闭的高速、快速路进行领航,和人不离车的智能泊车,部分系统可支持视线范围内的代客泊车。

第二类,纯视觉感知,支持包括高快领航、城市区领航和支持更多不同场景车位的智能泊车,但不支持记忆泊车,用于20万内车型。代表车型,小鹏P7+、Mona M03 Max和深蓝S07 乾崑智驾SE版,对应的系统为小鹏XPILOT AI鹰眼视觉方案、华为乾崑智驾SE。理论上,特斯拉FSD也属于这类,但它没正式引入满血版进入国内。



硬件标准有所提高,小鹏的AI鹰眼视觉,采用的是26个感知传感器,包含2枚毫米波雷达,12枚超声波雷达和7枚摄像头,M03 Max采用的是一颗算力为254TOPS的英伟达RIVE Orin芯片,而P7+直接芯片双倍。华为乾崑智驾SE这边也是25个传感器,含10颗高清摄像头,3颗毫米波雷达,和12颗超声波雷达,芯片这块是个谜,但坊间猜测为64TOPS,或打双上128TOPS,这个问题还是Deepseek帮忙查的。



别看是纯视觉,由于引入了全新的算法,这类的智驾系统可实现的功能会更多,小鹏AI鹰眼视觉方案可实现城市 NGP、高速 NGP、AI 代驾、直线召唤、智能泊车,相比之前小鹏自家配激光雷达的版本,其实就是取消了记忆泊车功能。当然,如果你担心冗余不够,那看下一阶。

第三类,带激光雷达端到端智驾,是目前能力边界最大的智驾系统,也是网络上营销最卷的一类,这都不是城区能不能领航的问题,现在大家拼的是车位到车位,就算遇到环岛、掉头、无保护复杂路口左转等等困难场景也能尝试着全程自己开,当然也支持一些人离车的代客泊车等等。



代表就是网上热度最高的华为乾崑智驾ADS、理想AD Max端到端,此外比亚迪天神之眼B、小米智驾、智己等等的智驾都在这一类里面。其实头部的两家,实现的基本上可以算是L3级别的智驾辅助了,昨天华为尊界发布会很多朋友问为什么没发布ADS4.0?其实大概率,华为要等到实现L4,才会启用4.0版本号,在这之前会一直在3.X迭代升级。



作为真正的“高阶”智驾系统,这类系统通常配置于售价20万以上的车型,标志就是要带有至少一颗激光雷达,芯片算力也需要至少有250TOPS以上,最普遍的做法就是配一颗英伟达Orin-X智驾芯片,算力254TOPS,或是双倍布置,算力达到508TOPS。



第四类,满血版多激光雷达端到端智驾,像尊界S800上面的这套,和整车架构深度融合,它不止于可以实现帮你从A点到B点的移动,它还要利用这些感知硬件和算法能力,让你更舒适、更安全地到达。

硬件上,尊界S800搭载了4个激光雷达、11个视觉摄像头、3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以及2个角毫米波雷达。4个激光雷达的好处就是,车辆的后向也有激光雷达,可实现后向的紧急避让,不得不感慨,百万人生确实更安全呀。



你看,虽然都说是高阶智驾,但大家能实现的功能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实际体验的差异也会因不同的厂家开发能力而存在差异。(文:Nice好车 凑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