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各级政法机关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努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山东法治山东

守护万家灯火 护航高质量发展

“接到判决书时,我们很忐忑。”2月8日,说起9个月前被判决给付原告工程款390余万元并冻结待执行资金392万元的情形,滨州市阳信县某化工企业负责人仍历历在目。

因合同纠纷,该化工企业与合作8年的省外企业关系破裂,并被起诉。“判决公正,但我们的确也有难处。被冻结的资金一旦被划走,企业就要面临巨额工程税务发票无法取得和施工违约金无法追偿双重法律风险。于是,我们赶紧向阳信县法智护航中心‘求救’。”该负责人说。

接到企业诉求,阳信县法智护航中心联合多部门迅速成立化解专班。专班负责人吴振超说,为尽快全面了解企业实情、找准矛盾点,专班进驻企业办公,积极协助企业完善证据链条,通过“案例引导+以案释法”模式,先后3次组织网上调解。最终,双方化干戈为玉帛,该企业顺利拿到专用发票,挽回经济损失450万元。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滨州市聚焦“企业法治需求、法治服务供应、法治环境优化”深度融合,在全国率先建立法智护航中心,扎实推进法智护航中心实体化建设、实战化服务、实效化运维,去年接待服务企业家及群众2.2万人次,调解涉企纠纷3112件,营商环境法庭审理案件947件,标的额超15.2亿元。


《大众日报》2025年2月11日头版刊发

回顾过去一年的山东政法工作,以法治力量护航高质量发展卓有成效——深入开展“鲁剑”“金盾助企、知产护航”等专项行动,共立经济犯罪案件9120起,挽回经济损失21.1亿元;创新实施法治赋能产业链工程,设立运行“项目警长”5935名、覆盖重点项目和企业8592个,审结各类破产案件3223件、化解企业债务2959.2亿元;设立自贸区国际仲裁院和国际仲裁中心,为山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提供法治保障……

经济发展稳健向好,“幸福,稳稳的”也是百姓共同感受。严格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完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开展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部位安全防范专项治理;加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综合治理,加大专门教育、矫治学校建设力度;依法严厉打击突出违法犯罪,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23.1%、27.5%。

于细微处再加力,山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社会稳定风险隐患专项整治,推进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县、乡两级综治中心实现全覆盖,受理群众诉求事项163.3万件、调解146.2万件。

春节假期后,烟台市芝罘区综治中心又开始了新的忙碌。5000平方米的区级综治中心整合信访接待等8个中心、21个部门进驻,通过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实现“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切实为群众提供“一条龙”服务,实现群众问题即来即办。“以造福群众、服务群众为目标,‘一站式’调处化解体系将分散的调处化解力量集中整合,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管理、一条龙处理。”芝罘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孔志明说。

山东去年全面深化政法改革,开展“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提升年”活动,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规范执法司法权力运行,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完善法官检察官遴选、惩戒工作机制;强化政法科技智能化建设,出台政法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常态化扫黑除恶智能化应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平台建设有序推进。

维护社会稳定,离不开素质过硬的新时代政法铁军。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山东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向纵深发展。全面系统谋划队伍建设,完善政法队伍状况定期分析研判机制,建立全省政法干警政治档案,加快建设全省政法队伍信息平台,推动政法机关人员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提升政法队伍专业素能,持续推动政法干警“同堂培训”,举办全省政法系统队伍建设、政法英模、新任县级党委政法委书记、乡镇(街道)政法委员等系列培训班,常态化推动市县政法领导干部交流任职。

守护万家灯火,护航发展大局。全省各级政法机关将锚定“走在前、挑大梁”,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政法工作现代化,努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山东法治山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贡献政法力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