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至15号,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公干去了趟宿迁及骆马湖,17 日就被官宣落马,舆论潮起。
这事让老百姓又念叨起那个老梗:“骆马湖,落马湖,谁去谁落马!”
扳起指头再数数宿迁这些年倒下的干部名单——仇和、缪瑞林、王昊……
四任书记排队“打卡”落马,这湖怕是不是有妖?
但咱冷静想想,这锅真能让一汪湖水背吗?
其实,湖还是那个湖。骆马湖本来叫“乐马湖”,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在这儿饮过马,是个有历史的地儿。
可自从跟“落马”谐音扯上关系,这湖就成了官场“照妖镜”。
依我说,湖水又不会说话,它哪知什么“落马”?倒是有些干部心里揣着鬼,听见“落马”俩字就腿肚子转筋。
当年有当地的领导嫌晦气,非要改名叫“马上湖”,还挂出“马上有福”的横幅。结果呢?改名的干部自己先栽了。
这就好比家里漏水不去修水管,光换门牌号有啥用?湖名改得再吉利,心里不干净照样翻船。
回到陈金虎书记的这趟湖滨游,看他落马前的新闻照片,在湖边指点江山,让人听得热血沸腾。
结果两天后纪委通报一来,老百姓都乐了:“瞧见没?骆马湖又显灵了!”
可咱掰开揉碎了看,从仇和搞“强人政治”到王昊插手开发区,这些栽跟头的干部哪个不是自己先踩了红线?
就像村里老话说的:“自己一身毛,偏说别人是妖怪。”
真要老老实实为百姓办事,别说去骆马湖,就是住湖心岛上,老百姓都得会给你送锦旗。
话说回来,这老百姓嚼这舌根,到底是图个啥?
说实在的,坊间传“骆马湖魔咒”,真信风水的没几个。
更多是看不惯某些领导干部——调研时皮鞋锃亮不沾泥,说话打官腔像念稿子,临走还要拎两筐湖鲜。
反观那些卷起裤腿帮渔民修网、蹲田埂上聊收成的干部,就算天天在骆马湖转悠,乡亲们见了应都会心里喊“青天大老爷”。
这让人想起黄山脚下徽派祠堂的对联:“做官心存百姓福,守身勿触半文钱。”
老百姓心里跟明镜似的:干部要是行得正坐得端,别说骆马湖,就是阎王殿前走三遭,照样挺直腰杆子。
与其躲着湖,不如照照湖。依我建议,骆马湖该搞个“特别旅游项目”——不是观鸟钓鱼,而是让干部们来场“沉浸式教育”。
早晨在湖边晨读《纪律处分条例》,中午吃吃渔家土灶大碗饭,下午再听听渔民讲“某领导收了两条刀鱼就被举报”的往事。
真的,这可比烧香拜佛管用多了。不信,你就看看杭州西湖边上的“风波亭”,当年岳飞在这儿吃过冤,现在倒成了廉政教育基地。
要是骆马湖也立块“落马警示碑”,把栽跟头干部的事迹刻上,保准比啥标语都提神醒脑。
湖不背锅,人得长心。说到底,骆马湖就是个镜子:清官照见初心,贪官照出原形。
与其战战兢兢躲着湖,不如大大方方把湖边办公室窗户开大点,让老百姓能看见里头的人在干啥。
哪天要是干部们去骆马湖考察,乡亲们不再挤眉弄眼传闲话,而是真心实意端碗鱼汤招呼:“领导辛苦了,尝尝咱湖里的鲜!”
眼下,春天来了,湖畔绿柳成荫,芦苇初生,野水鸡掠过水面,大庄岛湿地充满生机。
骆马湖真的很美,别再让谐音梗背了贪腐的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