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想靠阳谋,和中国定下中美“君子协定”。
近日,《纽约时报》援引匿名高层消息人士报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在考虑与中国达成新的大规模协议的可能性。这些协议主要涵盖经贸领域,但也涉及到中美两国的核武器。
【美国总统特朗普】
或者说,考虑到《纽约时报》表示特朗普希望以人性化的方式解决核安全问题,协议中涉及经贸领域的条款很可能只是筹码,为得就是让中国接受美国的“核裁军”提案。
这是一个阳谋,无论中国接不接受,特朗普都能从中获益。因为中美之间最大的合作就在经济领域,而这同样也是特朗普自认为美国吃亏最多的领域。
一方面,自奥巴马时期以来的政策转向,导致美国开始从工业国转型为金融国,大量本土工业产业要么外流、要么破产、要么互相兼并建立产业垄断优势。残存的中小型厂家企业在产品服务上根本没多少竞争力,只能在本土产业保护政策的庇护下苟延残喘。
【纽约时报报道】
另一方面,中美之间的经贸合作辅以全球化商业浪潮,进一步冲击美国国内市场,压缩美国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
这两大因素互相影响,客观促成了特朗普的选民基本盘,即“铁锈带”的出现。同时这也让特朗普振兴本土产业的想法面临重重阻力,难以得到落实。
【衰落的美国铁锈带城市】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美国往中美协议里塞有关“核裁军”的私货,而中国也由此拒绝和美国签署新的经贸协议。那么特朗普政府很可能会利用这个借口,加速推动针对中国的关税战、贸易战,给他自己的本土产业复兴计划扫清障碍。
那如果中国接受了美国的提议呢?虽然特朗普需要付出本土产业的代价,但相对的,更多中国商品涌入美国市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美国目前面临的高通胀问题。
最关键的,特朗普可以借着协议中的“核裁军”条款,遏制中国日益增长的核武库,在可见的未来继续维持美国的核优势地位。
【解放军的东风-31AG洲际弹道导弹】
毕竟按照美军情报部门的预测,以中国目前扩充核武库的速度,最迟到2030年,中国的核力量就能达到美俄水平。而如果中国进一步提高效率的话,提前一两年实现这个目标也不是不可能。
好巧不巧的是,特朗普的任期正好就到2029年1月。这意味着中国核力量赶上美国的场景,有很大概率发生在特朗普的任期中。而且就算没有发生,中国快速扩产核武库的行动,也可能会成为民主党在2028大选期间攻击特朗普的主要话题。所以于公于私,特朗普都需要在核问题上做出反应,而不是坐视中国的核力量与日俱增。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美国空军会在特朗普上任满月之际,突然试射一枚洲际导弹。有关核裁军的谈判,向来需要有足够筹码来讨价还价的。而美国试射洲际导弹就是在战时自己的核力量优势,在中国核力量快速增长,但尚不足以和美国平起平坐的当下,这也相当于是美国向中国发出的一个强硬信号。
【美国试射民兵-3洲际导弹】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特朗普政府有意和中国展开核谈判,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理这份包藏祸心的提议。
在战略层面上,中国扩核就是为了遏制美国在对华施压时,挥舞核大棒、大搞核讹诈的念头。真顺着美国的想法搞核裁军,得寸进尺的美国必然会在之后加大对华施压力度。
在政治层面上,就凭特朗普频繁退群的政策习惯,不管他们在这份协议里塞上多少筹码,协议本身的约束力都是值得怀疑的。“君子协定”能生效那得两边都是君子才行,要是一边是小人一边是君子,签了字的君子不知道要被小人坑多惨,而中国显然没有理由去当那个被坑的君子。
更何况,至少从《纽约时报》披露的信息来看,特朗普政府表现出来的诚意并不算高。中国不是反对核裁军,而是单方面的核裁军。
【傅聪回应美国邀请中国参加核谈判】
这也就有了那句时任外交部军控司司长傅聪回应美俄核谈判的经典发言:“如果美国将核武器削减至中国水平,中国将乐于加入美俄谈判。但事实上,我们知道这不可能发生。”
而现在的情况是,特朗普虽然嘴上念叨要和中国搞核谈判,但他从头到尾都没说过美国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做出怎样的让步,展现怎样的诚意。
说白了,特朗普在这个问题上依旧践行了他在第一任期的行事作风,即虚空造牌、极限施压,最大限度降低美国需要付出的代价的同时,尽全力空手套白狼。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回应美国核谈判的最好办法,是进一步加快核武库现代化工作,让美国意识到如果自己再不拿出诚意,不然再过几年等中国核武库赶超美国,他们可就没机会和中国谈核裁军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