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15日,广东省妇女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广东各界妇女代表带着全省妇女的热切期盼,出席巾帼盛会,共商妇女事业发展大计。南粤女声开设“广东妇女十四大代表风采”专栏,讲述她们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奋进故事,展现她们积极投身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巾帼风采。

今天,跟粤姐姐一起走进广东妇女十四大代表蒙美芹的故事~

她是土生土长的壮家女儿,毅然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工作返乡创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她就是连山蒙峒古村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清远市连山县妇联兼职副主席蒙美芹。

心系家乡发展

壮家女儿初长成

蒙美芹的家乡永和镇永梅村,是全国唯一以壮瑶为主体聚居的民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中的一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那里四面环山,壮瑶风情浓厚。一次,还在就读研究生的蒙美芹听老村支书说起了自己的担忧:家乡旅游资源丰富,但是自己年纪大了,无法带领村民吃上旅游饭。老村支书的一番话触动了蒙美芹,她暗暗决心毕业后要凭着自己的所学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201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的蒙美芹怀着对家乡发展的信心和对乡亲们的深厚情怀,放弃大城市的工作返乡创业。

看到家乡独特的壮瑶风情、美丽的乡村景致、鲜美的特色美食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为外人知晓,更没有为家乡人民带来致富之路,蒙美芹苦恼之际,想到了她的导师——时任广东财经大学岭南旅游研究院副教授桂拉旦。桂教授深耕区域经济、文旅融合、发展规划、数字乡村等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乡村旅游规划经验。于是蒙美芹立即向桂教授发出邀请,请他与他的团队为永梅村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半年后,随着一份专业的蒙峒古村乡村旅游规划书出炉,蒙美芹更加坚定了发展家乡旅游的信心,她很快集结了四位志同道合的研究生同学,又在村支书的推荐下找来五位村民,10人的“研究生+农民”初创团队成立,创立“蒙峒古村”乡村旅游品牌。通过“高校+村+公司”的合作模式,蒙美芹带领团队盘活乡村特色资源,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以旅游+农业,旅游+文化等乡村生态游作为其主要的业务模式,提供生态产品、优质服务,并通过微店将绿色生态农产品推销到全国各地。


坚定信心

带领家乡人民谋发展

创业初期,蒙美芹很快吸纳了58户村民入股公司,带动100户农户就业增收,并鼓励村民开民宿、农家乐。在当地政府、蒙美芹团队、村民等多方共同努力下,2019年,永梅村下辖自然村蒙洞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0年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此外,还获“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第三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称号。


2022年,蒙美芹带领团队建设乡村研学旅行基地,着重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发展“文旅+研学+康养”的旅游线路,带动沿线乡村旅游发展。“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接下来,我们要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特色,探索打造少数民族乡村振兴模式,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留住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助力连山高质量发展。”蒙美芹说道。


汇聚“她”力量

关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

创业的过程中,蒙美芹留意到村中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的问题突出,她引入社会力量对村中特困家庭进行帮扶,加强对贫困妇女、留守儿童的互帮互助。她汇聚村中妇女,为她们开展电商技能、文明礼仪、旅游解说、拍照技巧、烹饪等方面的培训,为村中有想法、有干劲的村民,尤其是留守妇女提供了发展思路。


结合当地的非遗,蒙美芹又创立了瑶族小长鼓舞蹈队、壮族竹竿舞、壮瑶婚礼巡演队等乡村妇女文化表演队伍,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让妇女们尽情发挥“她力量”。每年寒暑假组织亲子研学、真人CS活动,让孩子们度过愉快、安全的假期。


尽心履职

汇聚巾帼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连山县妇联兼职副主席,蒙美芹尽心履职,关心关注基层妇女和留守儿童权益。组织举办全县范围“普法下乡”活动,牵线大学生下乡为县内刺绣产业进行产品整合并为其衔接销路,链接社会公益资源,慰问永梅村中留守儿童。在联系各中小企业主中,蒙美芹发现身边很多中小企业主开始转型做线上销售,但是由于技术和人才问题,没有很好地利用互联网平台,于是主动联系新媒体运营团队,为县镇中小企业主进行新媒体运营服务。


蒙美芹深知,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推动农业、文化、生态和旅游融合发展。通过整合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康养文旅品牌,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把优质的乡村特产带出山区,通过自身实践经验,为更多年轻人传输乡村创业经验,打造乡村运营联盟品牌。

“我将践行使命,认真贯彻广东妇女十四大会议精神,引导更多青年人关注农村发展,返乡创业,打造少数民族乡村振兴模式。”蒙美芹表示,今后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带动更多的妇女留在当地创业就业,让山区妇女充分发挥“她力量”,汇聚巾帼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来源:省妇联宣传部、清远市妇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