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我国隐蔽战线的领导人潘汉年因病在长沙去世,享年71岁,从1955年被毛主席下令抓捕到去世,潘汉年基本是在狱中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

一个为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同志,一个敌人闻风丧胆的“红色特工”,潘汉年为什么在建国后入狱22年?他到底冤不冤?毛主席为何对他如此愤怒?



潘汉年出生在江苏宜兴的一个大家族,家境优渥的潘汉年,自然不需要为了谋生而去干一些苦力,他有条件读书,甚至成年后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好在潘汉年最终没有当上一个纨绔子弟,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革命者,并且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不过,在潘汉年的革命人生中,他至少做了两件错事,也正是因为这两件错事,让毛主席相当愤怒,也影响了他的后半生。



众所周知,1935年“遵义会议”后,毛主席成为了我党我军的主要领导人,当时很多人不了解的是,此时的中共,实际上隶属于共产国际的下属单位。

由于在此之前与共产国际失去了联系,所以,我党换了领袖后,必须要汇报给共产国际,为了保险起见,党组织分别派了潘汉年与陈云两人,前往莫斯科。

几个月后,潘汉年来到了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了此事,接着,他又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背诵了新的电报密码,而此时,潘汉年最应该做的事,是赶快回国,向毛主席汇报自己的情况,可实际上,潘汉年的做法令人匪夷所思。



潘汉年在王明的建议下,居然去和国民政府驻苏使馆武官邓文仪谈判国共合作一事,此时毛主席才是我党我军的领袖,你说潘汉年他是抽了什么风,为什么要听王明的话?

潘汉年做出此事,最终的结果是什么也没谈拢,而且也耽误了几个月的时间。

等他回陕北后,陈云早就回去了,毛主席得知潘汉年的经历后,心里很是愤怒,他不理解潘汉年为什么要听王明的话,他难道就不知道,紧要的事是恢复党组织与共产国际的联系,而不是所谓的国共合作吗?



这是潘汉年在革命人生中,做的第一件错事,而他做的第二件错事,发生在1943年。

1939年,潘汉年以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的身份,在上海组建我党的情报组织,在此期间,他联络上了汪伪政府特务头子李士群

李士群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主动与潘汉年接触,为了获取情报,潘汉年决定接受,这样的合作关系,一直持续到了1943年。



1943年春,潘汉年突然发现自己与李士群的联系断了,此时敌人又想对新四军进行扫荡,为了更好面对情况,华中局领导派潘汉年亲自前往上海,看看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

初到上海,中间人告诉潘汉年,李士群去了苏州,既然来上海一趟,总不能空手而归吧?潘汉年又专门到苏州,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李士群此时不在苏州,而是去了南京。

直到这个时候,潘汉年终于感觉不对劲,可能是个圈套?但他没办法,他不想空手而归,所以,潘汉年又冒险去了南京。



此时的南京,已经沦陷,潘汉年尽管小心,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在南京,虽然见到了李士群,可李士群却告诉他,汪精卫要见他。

汪精卫,那可是抗战中最大的汉奸?他跟自己见面,肯定没什么好事,潘汉年并不想见汪精卫,但此时他身处南京,可谓是“我为鱼肉,人为刀俎,”他知道自己不答应,很有可能激怒李士群,他只好同意。

潘汉年与汪精卫的会谈,从后来的情况看,并没有什么实际效果,因为潘汉年始终没有做有损于革命事业的事,但这件事,潘汉年还是做错了。



潘汉年的错误,不在于他会见了汪精卫,也不在他与汪精卫谈了什么,而最终在于的是,是他在事后,没有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此事。

当时国民党特务组织发现了此事,还在报纸上报道,为此,毛主席专门询问了潘汉年,可潘汉年却刻意选择了隐瞒,他否认了此事。

毛主席那个时候对潘汉年相当信任,既然潘汉年说没有,他便直接命令我党的有关部门,对国民党特务组织进行反驳。



后来,有很多次,潘汉年明明都可以向毛主席说出这件事,但潘汉年始终没有。

1955年,在全国党代表会议上,潘汉年却是将自己秘密会见汪精卫一事给写成了报告,他整整隐瞒了党组织,毛主席12年之久。

陈毅拿到潘汉年的报告后,感到震惊的同时,又相当愤怒,当天,他直奔中南海,将报告交给了毛主席,毛主席看后雷霆大怒,下令公安部长立刻抓捕潘汉年,并说:“此人不可原谅。”



潘汉年自此,开启了自己长达22年的入狱生涯,您说潘汉年到底冤不冤?他作为我党隐蔽战线的领导人,他确实为党组织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对党组织的刻意隐瞒,这该如何去解释呢?

做情报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应该对党组织毫无保留,潘汉年作为优秀的情报工作者,他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甚至对领袖隐瞒,毫无疑问,他这件事,错的不能再错了。



多年后,很多人对潘汉年悲剧的后半生,很是遗憾,实际上,从史实来看,毫不夸张的说,潘汉年拥有这样悲剧的后半生,是自找的,让人遗憾的同时,又感到唏嘘。

至于潘汉年入狱22年,他到底冤不冤呢?恐怕永远也不会有人说得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