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面向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对加强建设教育强国做出全面系统部署。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关于“培育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就明确提出,要实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强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国家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发展



这就要求各高校既要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将学科布局与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变革升级紧密结合,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也要求各大高校要革新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培养青年学子的科技素养、创新能力等。而湖南工商大学在这方面可谓是先行者。

面向新的时代需求、立足本校特色优势,湖工商大学致力于建设创新型一流工商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生态,为此构建了“新工科+新商科+新文科”理科融合发展的育人模式,依托于这一全新人才培养模式湖工商不断输送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而这与上文全新发布的《纲要》中对建设交叉学科、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不谋而合。



目前,湖工商推出了湘江书院·鸿班、12个院士卓越班、4个卓越班、3个卓越工程师班、启智计划、数智人才技术训练营等特色人才培养项目,通过个性化的教育模式,打造学术与创新能力兼备的拔尖人才,这不仅让学校的教育教学事业注入活水,有了更大的“流动性”和新鲜力量,也为想报考湖工商的学子提供更多元的选择空间、更优质的成长平台和更个性的成长路径。

而以上这些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特色、办学资源、培养方向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共性,比如卓越班院士领航还配备顶尖师资,可以接受院士团队的指导。要知道,院士作为最高学术荣誉,在某一领域的科研实力、科研成果已经达到顶尖,所以通常在科研实力、科研资源等方面拥有更权威的话语权,那么能够得到院士的“亲授”于学生而言是弥足珍贵的专家课,但是对卓越班的学生来说并不罕见。



另外,卓越班的学生还可以三名导师的助力,每位学生将配备2名校内导师和1名校外导师,在学习生活、项目研究和课外实践方面给予全方位指导和指导,校内导师可以聚焦于专业学习、课程选择、论文写作、毕业设计、科学研究等方面,校外导师则是更注重提升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帮助学生从多方面提升全面性,增强就业竞争力。

如今,“新质”人才俨然最炙手可热,而湖南工商大学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为更多考生提供了站在更高起点,与“国际”对话的机会,也让学生从人才培养端就成为“养成系”新质人才,所以感兴趣的考生可以着重考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