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明:文章为虚构故事,温馨提示:本文为付费内容,前三分之一免费阅读
“快看!那里怎么有一只大雁?”
2018年5月的一天,山东省某市,生态园负责人王春红与同事李霞在生态园的水库巡查,两人沿着水库边的小路缓缓走着,一边随意闲聊着生活琐事,一边检查周围有没有异常。
突然,李霞像是察觉到了什么异样,她脚步猛地一顿,眼睛紧紧盯着前方不远处的草丛。王春红见状,顺着李霞的目光看去,只见一只大雁静静地卧在草丛里,它那原本应该洁白的羽毛此刻却有些凌乱,上面还沾着一些泥土和草屑,像是仓促跌倒在地。
王春红再仔细一看,却发现大雁的身姿很奇怪,它的一只腿微微弯曲着,而腿上竟像是被夹子夹过,伤口处还渗着血,伤口周围的羽毛也被染成了暗红色。
王春红的心瞬间揪了起来,她没有丝毫犹豫,怜惜地向大雁走去。王春红轻轻靠近大雁,缓缓蹲下身子,害怕惊扰到这个胆怯的野生动物。随后她皱着眉头仔细地观察大雁的伤口,却发现大雁伤得不轻,于是急忙伸出双臂将大雁抱了起来。
李霞在一旁紧张地看着王春红的动作,连大气都不敢出。而大雁在王春红怀里也不安分,它惊恐地发出嘶哑的嚎叫,还乱蹬双脚,想要逃离王春红的双手。
李霞急忙劝阻好友:“你可别惹急它了!这种野生禽类性子特别烈,力气也大,当心它会伤到你!”
但王春红顾不上这么多,她轻轻安抚了受惊的大雁,匆匆带着它回了家。随后王春红也没有休息,她在家里的杂物间翻翻找找,拿来一个干净结实的大纸箱,还在里面垫了一些家里人不要的旧衣物,又在顶层铺上一层柔软的棉布,这才小心翼翼地将大雁轻轻放在纸箱里面。
看着大雁没有抗拒新环境,王春红才松了一口气,接着她连忙吩咐李霞在家找些清水和食物,一边自己在药箱里翻找着消毒药水和医用绷带。
没过多久,李霞把为大雁准备的水和食物端了过来,王春红先将水小心地喂到大雁嘴边,可大雁只是虚弱地看了一眼,并没有喝水的意思。
王春红无奈地叹了口气,接着她戴上一副手套,拿起消毒棉球,轻轻地蘸取药水,缓缓擦拭大雁的伤口。
王春红的手因紧张而微微颤抖着,她尽量让自己的动作轻柔一些,可当棉球触碰到伤口时,大雁还是哀嚎着挣扎了起来。王春红立刻停下手中的动作,出声温柔地安抚她:“忍一忍,很快就好。”
等到大雁平静下来后,王春红熟练又耐心地清理了伤口周围的血迹和污垢,清理完伤口又拿起绷带,仔细地为大雁包扎固定起来。
在王春红的悉心照料下,大雁放松了警惕,渐渐安静下来,而王春红关怀地注视着大雁,她轻轻对李霞说:“你看,它现在多乖啊!我这些年救助过这么多小生灵,所以知道它们都是些善良聪明的小东西。”
在最初照顾大雁的时候,它总是警惕地盯着王春红,对送来食物也一口都不肯吃。还常常在半夜发出惊恐的叫声,打扰王春红与家人休息。
可王春红还是精心照料大雁,前后为它换了五次药,大雁的伤情才开始好转,可因为是野生动物的原因,它始终对王春红怀有一丝警惕。
很快,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在王春红的精心照料下,那只受伤的大雁逐渐恢复了健康。它的伤口愈合了,羽毛也重新变得光滑亮丽,精神头儿也一天比一天好。王春红每天都会为大雁准备新鲜的鱼虾和清水,细心观察它的状态,甚至和它说话,仿佛它能听懂似的。大雁似乎也对王春红产生了信任,不再像最初那样警惕,而是会在她靠近时发出温和的叫声,偶尔还会用喙轻轻蹭蹭她的手。
这一天,王春红看着大雁在屋子里扑腾着翅膀,似乎迫不及待地想要飞向天空。她知道,是时候让大雁回归自然了。于是,她带着大雁来到了生态园,那里有广阔的草地和清澈的湖水,是大雁最理想的栖息地。王春红轻轻地将大雁放在草地上,后退几步,静静地看着它。大雁似乎感受到了自由的气息,它没有犹豫,猛地振翅高飞,翅膀拍打着空气,发出有力的声响。它的身影越飞越高,渐渐消失在天际,只留下一片湛蓝的天空。
王春红望着大雁离去的方向,心中五味杂陈。她感到有些失落,毕竟这半个月的相处让她对大雁产生了感情,仿佛它已经成了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更多的,她感到由衷的开心和欣慰,受伤的大雁飞走后,王春红还是常常想起它。这天她工作结束后,独自回到园中的小屋里休息。时间已是晚上九点,昏黄的灯光照亮小屋一角,而恰巧这天李霞有事不在,所以屋里十分静谧,只有偶尔传来的风声呜呜呼啸着。
王春红收拾洗漱后坐在桌前,准备整理自己的工作记录。可突然,一阵有力的敲门声“咚咚”响起,声音把王春红吓了一跳。
她急忙起身打开屋门,一股寒意扑面而来,让王春红不禁打了个哆嗦。可她却惊讶地发现,屋外竟然空无一人。
王春红借着屋里微弱的灯光,四处寻找发出异响的东西,她抬头向远方望去,却见到在水库附近,徘徊着一个模糊不清的黑色身影。王春红立即警惕起来,她紧张地拿起手电筒照去,却在看清那东西的一瞬间惊讶得瞪大眼睛,喃喃自语着:“怎么会这样?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