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明日入八九,老话“雪压八九头,来年添坟头”,八九下雪有啥预兆?
时间过得真快,今天已经是“七九”最后一天了,即“七九尾”,明天将正式进入“八九”阶段。
“八九”作为数九寒天的重要阶段,位于冬至后第七十三天到第八十一天,以河冰消融、阳气萌动为显著特征,是春之气息初显的时段。
按古人总结的经验,进入数九寒天中的“八九”阶段时,便意味着漫长寒冬步入尾声,暖湿气流日益活跃,自然万物开启新一轮生长周期。
但是,今年春天有些反常,很多地方的气温都较常年偏冷。其中,北方地区多干冷、少降雪,而南方则多湿冷,甚至还有的地方会下雪。如,浙江全省大部地区有中雨,部分山区有小到中雪,高山区局部大到暴雪。
预计,未来三天南方大范围雨雪持续。与此同时,我国西藏中东部、青海中南部、甘肃南部、陕西西南部、川西高原中部、云南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西藏东部部分地区有大雪等天气过程。
明天就入“八九”了,这时还有降温和降雪的天气,显然是有些反常的。在民间有句老话说“雪压八九头,来年添坟头”,什么意思呢?“八九”下雪有啥预兆呢?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是怎么说的!
一、雪落八九头,暮春不出手
这句农谚不难理解,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大意是说,如果入“八九”这天下雪的话,那么就预示到了“暮春”的时候天气还很冷。
“暮春”指的是春季的最后一个阶段,一般是农历三月,大致对应公历的4月中旬到5月上旬。
这个时候,通常对应节气清明到谷雨这段时间,是春天即将结束,夏季即将来临的过渡阶段。从自然界来看,各种花卉盛开达到鼎盛后开始逐渐凋谢,草木生长更为繁茂,柳絮、杨絮等开始飘飞,返青后农作物也进入快速生长的时期。
这个时候如果还很冷的话,说明来了倒春寒的天气,对小麦、蔬菜、春季播种的作物以及果树开始危害都是很大的,往往会作物品质和产量带来不利影响。
二、八九雪淋淋,正月寒不停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八月期间降雪的天气比较多的话,那么就预示当年的正月会持续寒冷,甚至接下来的整个正月都比较寒冷。
三、八九雨雪下,惊蛰冻死蛙
这句农谚的意思也是说,如果“八九”期间出现雨雪天气的话,往往预示着接下来天气还会很冷,并且这种冷天会持续到惊蛰节气期间,这对于作物返青和播种是极为不利的。
四、八九河不开,春来要穿棉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到了数九寒天中的“八九”时,气温还没有明显回暖,还比较寒冷的话,那么就预示接下来的春天冷空气活动频繁,需穿厚棉衣御寒。
五、雨打八九,坟头开柳
这句农谚的意思和上一句相反,意思是说,如果进入“八九”这天出现下雨天气,那么就预示接下来的天气开始稳步回暖了。这样一来,自然界万物在升温和雨水充足的条件下开始复苏,庄稼生长顺利,是风调雨顺的预兆。
六、八九有雨太阳笑,农夫高兴乐逍遥
这句农谚的意思和上一句表达的意思相近,也是说,如果入“八九”这天下雨或者是个大晴天的话,往往预示接下来会气温回升、风调雨顺。这样一来,有利于农作物返青生长和早春作物播种,为丰收打下良好的天气基础。
把上面这六句农谚弄明白了,我们再回头看“雪压八九头,来年添坟头”这句农谚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意思是说,如果入“八九”这天是个雨天或者晴天的话,那么就预示当年的作物会获得丰收。反之,如果这天出现下雪天气的话,往往预示接下来的春天可能会出现倒春寒的天气,对农业生产不利。
我们知道,古代时的农业生产水平较差,对天气的依赖又很重,旱了涝了冻了都会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这样一来,势必会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艰难困苦。因此,古人就用“来年添坟头”来影响比喻生活艰难。
其实,别说是古代,即便是现代,人们遇到倒春寒或者旱灾涝灾的时候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往往会给农人带来较大的损失!
明日入“八九”,希望是个晴朗的天气,预示着今年会获得丰收。您认为古人总结的经验有道理吗?期待您的评论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