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动物园获悉,2月21日,长颈鹿馆(东馆)启动重建改造。在提升动物福利的同时,新馆内将新增一间150平方米的室内展厅,以满足不同情况下游客的参观需求,实现“一年四季均可见”。


长颈鹿馆位于北京动物园西侧,分为西馆、东馆以及室外运动场。长颈鹿馆是一座极具趣味性的欧式风格建筑,虽不是文物古建,但其高耸有趣的外型也吸引着许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留念。

长颈鹿馆(东馆)始建于1956年,如今已使用了69个年头。建筑破损严重,经专业机构鉴定,已不能够满足《建筑抗震鉴定标准》要求,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原建筑内部设施已不符合现行的饲养安全操作规程。为了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动物福利,公园于近期对长颈鹿馆(东馆)进行重建改造,西侧场馆及室外运动场仍保留。


北京动物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建后的长颈鹿馆(东馆)按照“原址、原样”原则,保留原有的外观风貌。新馆兽舍内部将科学设置动物围栏及串门,提升动物福利水平,同时确保饲养操作安全、规范。

新馆内还将新增一间150平方米的室内展厅。如遇天气寒冷或阴雨天气,长颈鹿不能外放时,市民游客可在室内展厅看到悠闲休憩的长颈鹿;天气暖和时,游客可在室外看到玩耍散步的长颈鹿。

据悉,在改造期间,原馆内长颈鹿一部分在西侧场馆生活,另一部分则被运输到其他动物园。随着北京温度升高,达到外放条件后,西侧场馆饲养的长颈鹿将外放到运动场,市民游客可前往参观打卡,与长颈鹿拍照合影。

供图/北京动物园管理处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编辑/胡克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