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党的领导下,经过历次战争的淬炼,红军队伍已经成为了一支不怕牺牲、浴血奋战,令敌人闻之色变的存在,与此同时,军中还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将领。
在众多将领中,有这样一位文武双全的将领,一位北大的学者曾经评价他:
“能上山打猎,也能下水摸鱼,既能出门谈判,又能回家做饭。如果在古代,他就是赵子龙、秦叔宝。”
这样一位现代的“赵子龙”、“秦叔宝”就是耿飚。多才多艺的耿飚继承了父亲能工巧匠的“基因”,乐器、画画、修表等都不在话下,摄影也颇为专业。长征路上,即使在战火连天的环境中,他也随身携带器材,拍下了不少真实的照片,这些都成为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耿飚还会演戏,红军时期,因为身材原因,他和罗瑞卿成了军中扮演蒋介石的最佳人选。但他轻易不愿登台演戏。不过,张爱萍后来写了一个罗瑞卿给蒋介石打电话的剧本,演出时,罗瑞卿本色出演,蒋介石的人选落到了耿飚的身上。这下,耿飚也没办法拒绝了。
尽管不愿上台演戏,但只要一上台,耿飚便有如神助,他扮演的蒋介石生动有趣,和罗瑞卿配合得十分默契,台下的观众看得十分认真,还时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耿飚虽然出身寒门,没有上过几年学,但他却聪明好学,记忆力超群。第三次反“围剿”期间,耿飚靠着一本《工程学》,学会了架桥技术。面对百十米宽的小河,在耿飚的指挥下,战士们几个小时内便能够架起一座浮桥,供部队通过。从一窍不通到后来的熟练,在这背后,是被耿飚翻烂了的《工程学》和连续几个月的反复演习、训练。
后来,在横渡乌江时,耿飚设计了“竹排浮桥”的方案,仅用36个小时便建成,让部队得以顺利渡过。毛主席见状,更是连连称赞“了不起,真了不起啊”。
耿飚还擅长骑术,曾驯服过一匹烈马。
长征路上,耿飚带着一匹骡子同行,但红军两大主力会师后,这匹骡子却突然走丢了。耿飚等人四处寻找,迟迟不见踪影,便放弃了。
再次踏上北上的路后,耿飚在一片草原上发现了许多马群,一打听才知道,这些马已经好多年无人问津了。但由于生活在草原,这些马一个个膘肥体壮。耿飚见状,萌生了找一匹作战马的想法。
很快,他便看上了一匹白马。这些马由于长期没人管,野性十足,人很难靠近,就更不用提骑它了,耿飚却不放弃。
在没有套马工具的情况下,耿飚徒手抓住马尾巴,随后飞身上马,但紧接着他便被甩了下去。耿飚见状,倔脾气也起来了。当天,这样的动作数次反复后,耿飚成了个泥人,但他也成功驯服了这匹马。
1935年11月,中央红军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胜利。不久后,耿飚与杨得志率部继续前进。这场新的胜利给军中战士们带来了极大的鼓舞,耿飚和杨得志也都换了新的坐骑。陈赓看到后,急忙鼓动两人赛马。
年轻气盛的两人也没有推脱,当即飞身上马,开始比赛。他们都是骑马的好手,速度不相上下。渐渐地,杨得志冲到了前面,正当他得意之际,突然有一只野兔窜了出来,马受了惊,杨得志也被摔了下来,当场昏迷不醒。
紧随其后的耿飚停下来,抢救起了杨得志,警卫员也急忙赶过来,抬着他向医院狂奔。幸运的是,杨得志渐渐缓了过来,身体也没有什么大碍。只是在这之后他再也没骑过那匹马了。
抗日战争后期,杨得志、罗瑞卿和耿飚三人搭档工作,负责晋察冀军区的一应事务,杨得志任司令员,罗瑞卿是政委,耿飚出任参谋长。三人配合默契,将这里经营得井井有条。
一天,三人接到了去总部开会的通知。简单收拾完毕后,他们便来到了车前,但出发时间已到,司机却迟迟不见踪影。一打听才知道,司机临时有事来不了了。
当时,军中会开车的人不多,很难立刻再找到一名司机。这时,耿飚看了眼方向盘,对杨得志和罗瑞卿说道:“去总部开会可是大事,不能迟到,要不然我来开吧,让你俩坐一次我开的车。”
杨得志听后,怀疑地问道:“耿飚,你会开车?可别到时候给我们带到沟里去了。”
罗瑞卿也不安地附和着:“对呀,你再去问问,看能不能找一个会开车的?”
原本耿飚也没有执意要来,但如今,见这两人都不相信自己的技术,他当即说道:“我耿飚可是从死人堆里活下来的,怎么可能不会开车呢,你们可别小看我。”
耿飚已经放下这话,加之又赶着去总部开会。于是,杨得志和罗瑞卿也不再拒绝,便上了车。路上,耿飚开得很平稳,杨得志和罗瑞卿也渐渐放下心来。耿飚得意地说道:“怎么样?两位首长,没有骗你们吧。我的技术可是非常不错的。”
两人听后,点了点头,但还是叮嘱道:“看路,小心开车。”
耿飚则没太在意他们的叮嘱,熟练以后,不由得加快了速度。这时,路中间出现了个大水坑,耿飚原本想要绕着开过去。但因为车速太快,一不小心开进了旁边的水沟里。杨得志和罗瑞卿浑身上下都湿透了,狼狈不已。但幸运的是,几人都没有受伤。
耿飚开车将两位首长弄进沟里的事情很快便在军中传开,成为了一桩趣事。多年后,徐向前还曾再次提起。
1962年的一天,结束了一天工作后的耿飚突然来到了徐向前元帅家中。警卫员将他带进了客厅,徐向前见到他后,笑着问道:“耿飚,你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今天怎么来我这里了?”
耿飚听后,回答道:“老首长,没事还不能来看看您了?最近一段日子,我总是想起过去的事情,就想找人说说。”
徐向前突然想起了过去的一件事,接过他的话说道:“听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一件事情来。听说那会你一个人可是把杨得志和罗瑞卿都弄到沟里去了,是吗?”
耿飚尴尬不已,但还是老实地点了点头,解释道:“老首长,我当时年轻气盛,不该逞强的。”
说罢,两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参考资料:文史精华2009年6期、《传记文学》2009年第1期、读者2009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