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娜,曾是中国公认的网球“天才少年”,年仅16岁的她,就成为了了全国网球冠军,后来在国家的培养下,她更是在国际赛事上拿下了不少金牌
然而,本应该为国家鞠躬尽瘁的她,却在比赛期间投向了美国阵营,成为了中国运动史上第一个叛徒。
更令人气愤的是,胡娜在此后还引以为傲,在晚年的时候还高调回国捞金。
那么,当年她究竟为何叛逃?如愿出国之后的她,是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曾经的天才少女·】——»
胡娜,1963年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体育世家,她的外公温岭是中国网球界的先驱者之一,曾经执教四川网球队,为中国早期的网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外婆杨渝君则是上海江南女子学校的篮球主力,球技高超,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胡娜从小就耳濡目染。
四岁那年,胡娜第一次接触到网球,小小的她,手还不能完全握住球拍,但她对网球的喜爱溢于言表。
外公温岭看出了孙女的潜力,开始亲自指导她学习网球,当其他孩子还在睡梦中时,胡娜就已经站在球场上,开始了一天的训练。
在此之后,日复一日的训练,每天早出晚归,汗水浸透球衣,成为了她生活的常态。
尽管辛苦,但胡娜却乐在其中,她对网球的热爱,支撑着她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训练。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1978年,15岁的胡娜在全国青少年网球锦标赛上一鸣惊人,夺得女单冠军。
这个成绩不仅让她受到了国家队的关注,进入国家队没多久之后,在1979年,胡娜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出国比赛。
她远赴美国,参加青少年网球赛事,初次踏上异国土地,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对手,胡娜并没有怯场。
相反,她以惊人的适应能力和出色的发挥,先后摘得白宫杯和弗吉尼亚杯桂冠,这次比赛不仅让胡娜增长了见识,也让世界见识到了中国网球新星的实力。
1980年,胡娜再次远赴美国参赛,这一次,她的表现更加出色,一举夺得青少年冠军,这个成绩不仅让她成为了亚洲网球界的一姐,也让她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胡娜的成功,为中国网球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也激励了更多的中国年轻人投身网球运动。
回国后,胡娜继续保持着良好的状态,1981年,她在全国女子单打锦标赛上再次夺冠,彻底奠定了自己在国内网坛的地位。
这个时期的胡娜,可谓是春风得意,前途无量,她不仅是中国网球界的骄傲,更是整个国家体育事业的希望之星。
然而,就在胡娜的职业生涯如日中天之际,她却做出了一个令无数国人震惊不已的决定……
«——【·叛逃美国·】——»
当时在1982年的时候,胡娜随中国女子网球队赴美参加联合会杯比赛,这是中国恢复国际奥委会身份后的第二次出国比赛,意义重大。
在首轮比赛中,胡娜表现出色,以2:0战胜日本选手冈本久美子,帮助中国队以3:0的总比分击败日本队。
然而,就在比赛结束后不久,胡娜悄然离开了球队,扭头跑去了美国。
并且,以她运动员的身份,她还得到了美国的政治庇护,中国球迷们对她大骂:“叛徒!端碗骂娘!你能有这么高的成就,不是祖国培养出来的吗!”
当时中国队也因为胡娜的叛逃,在比赛中惨败。
一时之间,胡娜成了众矢之的,无数国人都非常讨厌她,但胡娜却觉得在美国的发展一定会比中国好。
那么,去了美国之后的胡娜,生活真的像她想象的那样美好吗?
«——【·美国生活如何?·】——»
当到美国的胡娜,由于语言不通给她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并且由于美国赛事的规定,她不得不从最低级的比赛开始打起。
这让胡娜的心里有了极大的落差,但无可奈何她只能照做,最终通过不懈的努力她逐渐在美国的球坛上站稳了脚跟。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命运的安排,在胡娜的网球事业刚刚有起色的时候,她却在温网中无缘冠军,并且这次比赛还导致了她旧伤复发。
这样一来,胡娜不得不放弃了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网球事业。
后来的她,只能在中学里做一个体育老师,但这样的工作根本不能维持胡娜的生活,所以眼见不挣钱的胡娜,又选择回到了中国。
«——【·回国捞金·】——»
回到祖国之后的胡娜,开始尝试绘画,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网球的热爱融入画作中,她更是在2014年举办了个人画展。
然而,这次回归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欢迎,相反,她的出现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许多网友因为她的画展再次关注到了她曾经叛逃美国的事情,一时之间,大众的舆论再次像胡娜袭来。
“这是美国混不下去了,又回中国了!”“赶紧滚回去,这里不欢迎你!”很显然大家非常不欢迎胡娜回国
胡娜的这一做法,无异于自作自受、咎由自取,曾经的她肯定没想过自己如今会落得这样的下场。
这一切让人不得不反思,那些一味崇洋媚外、盲目追求外国生活的人,是否真的能如他们所期待的那样过得更好?
或许,在追逐所谓的更好生活的事后,他们忽略了最宝贵的东西,祖国的培养、国人的支持。
胡娜的故事是一个警示,对于那些心怀幻想的年轻人来说,选择自己的道路时,不能仅仅为了外在的诱惑而背叛自己的初心,真正的成功,是坚持自己,坚守根基,而不是轻易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