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尽管,当前美俄双方正在就结束俄乌冲突一事展开谈判,持续了近3年之久的大战有望落下帷幕,但不可否认,越是临近和谈,俄乌战场上的争斗就越是激烈,因为双方都想在和谈开始前,争取到足够多的谈判筹码。
毕竟,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也将无法得到。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俄乌局势再次传来了3个新动向。
动向一,逮到大鱼了?俄军深夜发起“斩首行动”,乌军高层军官或被袭击。
17日,俄国防部表示,过去24小时内,俄军动用多款导弹和大量无人机对乌克兰境内的多个军事设施发动了打击,其中包括乌军机场、港口和无人机制造工厂以及152个乌军装备和人员集结地。
期间,乌克兰媒体报道称,16日深夜,俄军使用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对基辅一处地下避难所实施了猛烈空袭,并称被袭击区域发布着包括乌军参谋部在内的多个重要军事机构。
该报道还称,俄军空袭过后,该地区发生了剧烈爆炸和火灾,并有多名乌军官员被救护人员抬出,而乌军安全局与特种部队则紧急出动,对现场进行了封锁,同时还一度暂停了该地区的通信系统。乌媒认为,可能有乌军高级指挥官在此次空袭中受伤或身亡,但具体是谁,还无法确定。
目前,俄乌官方都没有这起发生在基辅的空袭事件做出明确回应,美英法德等国也都保持“失声状态”。
不过,相比俄军的猛烈空袭,乌军的攻势也颇为强劲。
17日,乌军总参谋部表示,乌空军、导弹部队和炮兵部队袭击了前线俄军指挥所、装备集中区等目标实施了打击,并在176场战斗中击退俄军进攻。
此外,除了正面战场上的激烈对抗,俄国防部还表示,俄军“东部”军队集团正在向乌军防御纵深推进,目标是扩大对大新肖尔卡以北和西北方向区域的控制。并且,乌军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州的推进也在持续,这令俄军的反攻节奏一度面临重大阻碍。
很显然,俄乌和谈在即,双方之间的对抗也在进一步升级,其中3个观察点不容忽视。
1,对于前线战场局势,双方都打的有来有回,往往是俄军推进之后,乌军迅速组织兵力反攻,但随着和谈之日临近,双方可能会赶在停火之前,加大对前线战局的投入,从而巩固各自控制的区域。
2,前线战场之外,俄乌显然都想开辟或扩大新的战线,例如库尔斯克地区的战役,以及俄军正在进攻的乌克兰西北部地区,而双方的举动背后,除了进一步获取谈判筹码之外,也旨在通过发起新的战线来影响前线战局走向。毕竟,后方不稳,前线战局也将受到显著影响。
3,除了地面进攻之外,无人机战、斩首战等超限战的对抗也正日益激烈,尤其是目前俄乌双方都想在对方领土内发动袭击、制造混乱,打击军事指挥所或决策中心,以及武器装备生产地等目标,为的就是削弱对方的战争潜力,从而对整体战局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在最终停火没有到来之前,俄乌之间的对抗很可能还会进一步升级。
尤其是2月23日,就是俄乌冲突满3年的日子,在这样的特殊时刻,双方没准都会采取更加激进和凌厉的进攻手段,俄乌战况恐怕难以有所缓和。
然而,相比前线战场上的激烈对抗,战场之外的局势也正迎来新变数。
动向二,美俄开始为谈判做准备了,乌克兰却被排除在外?
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将“很快”与普京在沙特会面,并称希望俄乌能在4月20日之前实现停火。
作为“打前站”之一,美国务卿鲁比奥已经来到了中东,俄外长拉夫罗夫率领的代表团也将在未来几天内抵达中东,与美方代表就美俄总统会晤一事展开磋商。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普京与特朗普之间的首次会面具有“特殊意义”,并称这一会面不会受到西方对俄制裁的影响。
言下之意,美俄之间的这次接触,以及后续可能发生的美俄总统会晤,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俄乌和谈进程的走向,而这一过程中,乌克兰将无法参与其中,被“排除在外”。
在这之前,泽连斯基便多次对美俄单独接触而感到不满,认为没有乌克兰参与的任何谈判都是不可接受且不合理的。但如今看来,泽连斯基的不满与抗议并未得到回应,美俄还是继续单独接触,这表明,在接下来的和谈进程中,乌克兰的处境很可能会更加被动。
并且,与乌克兰一样,被排除在谈判之外的欧洲也对美俄接触感到不满,并在此情况下,做出了一系列重要举动。
动向三,要不要出兵乌克兰?英法德开始准备“大招”了。
17日,英国首相斯塔默表示,必要时刻,将向乌克兰派遣英国军队,以保障乌克兰的安全。
1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由于美国“不让欧洲参与俄乌谈判”,将召集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领导人举行紧急峰会,以回应美国将欧洲排除在俄乌和谈之外的举动。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马克龙“组局”的这次峰会,斯塔默表示了积极支持态度,认为“欧洲必须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言下之意,对于美国准备“抛下欧洲”的举动,英法德等国正在酝酿一系列“组合拳”,而斯塔默突然抛出“出兵乌克兰”的言论,显然是在对美国发出警告,同时也在号召法德等国响应。
因此,若欧洲真被“排除在外”,那么不排除英法德等国“搅局”俄乌和谈进程,并与乌克兰一拍即合,直接向乌出兵,强行维持俄乌冲突持续并延长的可能。
可见,虽然美俄开始接触后,给俄乌局势带去了缓和的契机,但要想真正平息战火、恢复和平,仍存在诸多的阻力和变数。
接下来,且看局面会如何发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