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花”花卉导览员志愿服务队带领游客探索亚洲最大鲜花交易市场的美丽。共青团昆明市呈贡区委供图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文凌

  鲜花如何挑选、如何打包、如何邮寄;自带鲜花,会不会在途中凋谢枯萎?

  鲜花宴、鲜花饼、鲜花茶、鲜花香精、鲜花香皂……鲜花到底有多少衍生品?

  在数十万平方米的建筑里,1600多个品种数百万支鲜切花,以及无数盆花苗木、盆景花卉、多肉植物分布在拍卖区、零售区、批发区。摩肩接踵的人群。目不暇接的鲜花,让初来昆明呈贡斗南鲜花交易市场的人意乱情迷、眼花缭乱、无从选择。这个亚洲最大的鲜花交易市场究竟藏着多少彩蛋,一群年轻的“小红花”花卉导览员志愿者可以为人们丝滑打开。

  今年春节期间,35万人次前往斗南花市,这些花卉导览员穿梭在人群里,一天分4个时段,让游客了解斗南花卉产业的发展,帮助他们探索斗南“花海”之美。

  斗南花卉传递的是云南的文化与情感

  在讲述斗南鲜花的故事时,云南艺术学院播音系学生李怡婷总会声情并茂地说:“斗南的花卉交易不仅是金钱和货物的交换,更是文化和情感的传递,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李怡婷是一名“小红花”花卉导览员志愿者。2024年12月18日,在云南省花卉导览员大赛颁奖典礼当天,“小红花”花卉导览员志愿服务项目正式启动,包括李怡婷在内的30名获奖者加入了“小红花”花卉导览员志愿服务队。

  位于昆明呈贡区的斗南花卉市场,是一个集花卉拍卖、国际贸易、物流、检验、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花卉市场。这个世界第二大、亚洲第一大的鲜花交易市场,是国家级3A旅游景区。

  2024年5月1日,人们看到,斗南花卉市场出现了“小红花”导览员志愿服务点,团队和个人都可以预约导览服务,获得专业的引导和解说。

  这支由呈贡区委社会工作部、区文化和旅游局、团区委共同组建的志愿服务队,近100名志愿者里有来自12所高校的师生,以及呈贡区相关部门和企业的职工。他们都经过了区情区貌、导览员礼仪技巧、花卉知识、导览路线设计、旅游法规等内容的培训。每逢休息日他们就轮流上岗为游客服务。

  为提升花卉导览员的服务水平和发现更多人才,2024年11月,在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省学生联合会、云南省志愿者协会的指导下,呈贡区开展了云南省花卉导览员大赛,开辟了中文、英语、小语种、手语导览等多个赛道。全省34所高校450名青年大学生报名参赛,最终100名选手进入复赛。“大赛助推了‘云花’文化传承与呈贡斗南花卉高质量发展,为高校学子搭建了展示才艺、交流思想的广阔舞台。”云南艺术学院团委书记赵颖说。

  在大赛中获得金奖的李怡婷深有同感:“把所学专业运用到花卉导览中,是一种社会实践,也能让更多游客看到彩云之南的魅力。”

  云南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蔡昕桐是此次大赛中脱颖而出的手语导览员,她用优美的手语为无声的世界传递斗南的故事。在指尖深情的“讲述”里,她特别描述了斗南与世界的联系:“凭借科技创新培育出来的玫瑰,是斗南花卉中的耀眼之星,它们在24小时内,就可以出现在日本东京的街头。与玫瑰同时到达的,还有马蹄莲、康乃馨等高品质鲜切花。2024年1-9月,日本从中国进口的鲜切花数量达到2.37亿枝,中国在日本的鲜切花进口来源地排名中占据首位。”

  除中文、英语外,泰语、老挝语、缅甸语、柬埔寨语、越南语等以及手语的讲解服务,给游客带来了惊喜。“浪漫千万种,鲜花是一种,斗南不仅有芬芳的花香,还有浓浓的人情味。”一位名叫“花吃昆明”的博主说,“人性化的无障碍导览服务,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云南鲜花的浪漫与美好。”

  导览员解锁斗南“花海”之美背后的故事

  在导览中,呈贡区委宣传部的志愿者王堇沫喜欢用唐菖蒲和洋桔梗来讲述斗南的前世今生。

  在斗南最早种下唐菖蒲的人是时任昆明呈贡县农业局良种场场长的化忠义。1982年,他将从广东省佛山市买来的一些唐菖蒲种球种在自家0.3亩的田里。几个月后,这些开出红花的唐菖蒲为他带来了300元的收入。化忠义种唐菖蒲,后来被认为是“斗南商品花卉种植的起步”。就是这一又被称为剑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斗南人带来了一条致富路,撬动了当地花卉产业的发展。“从花田到花街,从花街到花市,从花市到‘亚洲花都’,斗南人不仅是花农花商,也是云南花卉产业的推动者和发展者。”王堇沫说。

  拥有紫、粉、白、蓝等多种颜色的洋桔梗,在花市里看上去是一种普通的鲜切花,但过去因要付高额的专利费成为花农的一大痛点。呈贡区联合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在斗南花卉小镇共建国际花卉技术创新中心,经过努力,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洋桔梗花种,降低了花农的成本,让洋桔梗种业摆脱了对进口的依赖。除洋桔梗外,在无数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截至目前,云南自主研发培育的新品种超过700个,获国家授权新品种占全国近50%,为花卉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如果不是花卉导览员的介绍,我们不知道斗南花市一路走来的故事和花卉里那么多的科技创新。”游客林海感叹地说。

  当听到花卉导览员李倪沐坤说“云南十八怪中有两怪:四季鲜花开不败,鲜花论斤卖”时,游客都感到十分好奇,等走进斗南花市,他们立即理解了这两怪并发出愉悦的笑声。

  这个世界第二大、亚洲第一大鲜花交易市场,全年不歇业,主场馆8:30到17:30,是面向游客的零售交易;20:30到第二天5:00是面向批发商的大宗交易。每天117类、1600多个品种的鲜花在这里上市。全年鲜切花交易量超过100亿枝,加上盆花多肉、加工花卉、花卉衍生品、花卉农资等,斗南花卉交易总额超过140亿元。

  “春城花都”志愿者服务队守护一路芬芳

  距离斗南花卉市场不远的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两个拍卖大厅内,12口交易大钟正在转动,在16万平方米场馆的900个交易席上,来自全国各地的鲜花经纪人聚精会神地盯着交易钟,快速拍下他们看中的鲜花。他们每天完成450万枝左右的花卉交易。这里决定着全国乃至东南亚各地第二天花卉市场价格的走势。今年,鲜花拍卖高峰期从2月5日持续到2月13日,最高单日交易量突破600万枝。

  “斗南花市真是印证了云南‘四季鲜花开不败’。”抱着满怀鲜花的卢怡昕开心地说。

  在李倪沐坤的引导下,卢怡昕等游客才知道,主场馆外,还有专门的向日葵、百合、绣球、花卉衍生品批发交易区,风铃、火龙珠、洋甘菊、小雏菊、黄金果、蓝星花、喷泉草、小盼草等杂花配叶批发交易区,以及切枝玫瑰茄、切枝小柿子、小南瓜等各种奇花异果的山货区。他们还看到了斗南花市的一种古朴交易方式——车花交易。云南省第二大产量的单品类花卉康乃馨,采用的就是这种交易方式。

  康乃馨在斗南花卉市场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每天花农和花商按不同颜色,将康乃馨扎成一大捆,放在斗斗车上进入车花市场划分规范的摊位上交易。

  李倪沐坤介绍,简单、轻便的三轮斗斗车能灵活穿梭于市场和村落之间的复杂道路,是斗南花卉的物流生命线,但它们让市场充满活跃度的同时,也给斗南的交通带来了压力。2024年9月,呈贡区对斗南车花交易市场进行了提升改造,新建的市场更符合交易业态、发展性更强。

  为推动花卉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呈贡区不仅持续强化花卉交易、品种培育、研发加工等项目扶持,也在软环境上给予“硬支撑”。

  呈贡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许立也是一名花卉导览员志愿者,在为游客服务时,她特别重视游客的意见。

  比如游客提出“花市里供休憩的座椅不足”“投诉联系方式不醒目”“购花、快递盲区”等问题后,呈贡区文化和旅游局立即进行了整改。许立专门拍摄了一期视频带大家看整改情况:斗南花市的海洋世界门口广场增加了公共座椅;斗南花市主场馆2号门旁设置了咨询服务点,公示寄送鲜花的价格和流程;斗南花市主场馆每根柱子上,醒目地公布了“消费投诉热线”,游客遇到消费纠纷,可直接联系昆明斗南花卉有限公司。

  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市场管理和花商等人员还组成了“春城花都”志愿者服务队,与“小红花”花卉导览员志愿者一起提升游客体验感。据呈贡区文化和旅游局统计,春节期间,斗南花市接待游客近35万人次,同比增长27%,旅游总花费0.7亿元,同比增长39%。游客满意度提升、投诉率下降。

  “鲜花是昆明旅游的伴手礼。”许立说,“游客买花都是给自己或最爱最亲的人,我们要让游客感到舒适和被尊重,传递城市的善意和温暖,才能让游客心向往之,把云南的春天带往全国各地。”

  “走进鲜花的故事,我发现剑兰的花语是坚固、毅力,如今这一路芬芳走来并不容易,这里的成长不仅仅是花开花落,更有一代又一代斗南人用日复一日的勤劳,摸索出这一条带香味的致富路,让整个春天盈盈在握。”

来源:中国青年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