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路线图:从TOP名单角度看极限施压!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一系列动作引发全球关注,其外交与经济策略的核心,似乎围绕着一张潜在的“万亿美元投资TOP名单”展开,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则是他惯用的极限施压。
特朗普与沙特王储沟通时,直言希望沙特在其任期内投资美国一万亿美元。沙特虽面临资金压力,此前疫情影响收入,还有巨额项目在推进,但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仍表示有意扩大对美投资和贸易,投入6000亿美元或更多,特朗普对此仍不满足,要求“凑个整”到一万亿。
接待日本首相石破茂时,特朗普也提出相同诉求,石破茂表示愿意把日本在美国的投资提高至1万亿美元。日本此前对美国钢铁公司的收购计划受阻后,转而寻求对美钢进行大规模投资,以满足美国所谓的“国家安全”考量。日本软银集团社长孙正义也宣布,日美企业联盟将在未来四年内向美国的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投资约78万亿日元 ,此前孙正义还曾表示投资5000亿美元。
特朗普谈及结束俄乌冲突时,要求乌克兰以稀土冲抵,返还美国5000亿美元关键矿产。乌克兰已将矿产协议初稿交给美国,这无疑是美国在俄乌冲突中试图获取经济利益的极限施压之举,将乌克兰的资源作为其政治和经济博弈的筹码。
在美俄关系方面,美俄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进行两国关系正常化讨论时,俄罗斯表示北极石油天然气合作开发3000亿美元。这显示美国在对俄关系上,也试图通过外交接触获取经济利益,即便美俄之间存在诸多矛盾,经济合作的诱惑也成为特朗普政府手中的一张牌。
此外,特朗普还在极限施压中国,甚至考虑以台湾问题与中国进行投资谈判。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跨越的红线 ,特朗普此举无疑是对中国内政的严重干涉,试图以此为筹码迫使中国在投资等经济领域做出让步。
特朗普政府的这些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极限施压的经济外交策略。通过政治、军事、外交等多方面的压力,试图迫使其他国家在经济上对美国进行大规模投资,以实现美国经济的振兴和全球经济霸权的巩固。然而,这种做法无疑是将国际关系简单粗暴地经济化,忽视了各国的主权、利益和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可能引发更多的国际矛盾和冲突,破坏全球经济和政治的稳定秩序。未来,国际社会如何应对特朗普政府的这一策略,值得持续关注。
2025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