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发射洲际导弹:对中俄的战略信号
在美俄高层会晤圆满落幕的次日,美国军方突然发射了一枚洲际导弹,这一行为无疑向中俄两国传递了特殊的信号。面对这样的局势,我们应如何妥善应对?
根据美国军方披露的信息,特朗普上任一个月后,美俄利雅得会谈结束的次日,美军从加利福尼亚州的范登堡太空基地发射了一枚“民兵3”洲际导弹。该导弹飞行了4200公里,最终精确命中位于太平洋的美军罗纳德·里根弹道导弹防御试验场。
美军洲际导弹发射路径
尽管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声明称,此次试验“并非对当前世界事件的反应”,而是常规的导弹性能检验活动,但外界普遍认为,此举背后的意义远不止于此,更多的是在对外展示战略意图。这不仅是在展示美国的核威慑力量,也是通过警告的方式,遏制某些国家的不当行为。
回想中国去年向南太平洋试射东风-31AG洲际导弹,正是因为自1980年发射洲际导弹以来时间已久,若不展示实力,外界可能会对中国的核打击能力产生怀疑。因此,当这枚洲际导弹展示出覆盖美国全境的能力后,国际社会立刻产生了强烈反响。
以至于去年年底五角大楼发布的《中国军力报告》中,也严肃地指出中国的核打击能力将在2030年与中俄持平,甚至可能超越。毕竟,美俄两国的核导弹已经长时间未使用,部分可能已失效,而中国的核武器存放时间则相对较短。
美空军司令
因此,美军在美俄谈判结束后的第二天发射洲际导弹,其传递的信号无疑是针对俄罗斯的。美国究竟想向俄罗斯传递什么信号呢?结合近期的事件,答案并不难发现。
近期美国最为关注的事件之一,无疑是俄乌战争的停火谈判。先是特朗普公开批评泽连斯基,并多次暗示乌克兰应尽快重新选举,更换这位“演员总统”。随后,美国务卿鲁比奥与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进行了会晤,且在乌克兰未参与的情况下,美俄双方开始就俄乌战争的和平解决进行谈判。
美国显然不希望这场战争继续,因此他们希望通过谈判迫使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中做出让步,实现和平解决冲突。但这并非美国单方面能够决定,即使俄罗斯也不想继续战争,一旦美国表现出过于明显的停战意愿,俄罗斯可能会趁机提出更多谈判条件。
中国在去年试射东风-31AG
因此,美国不希望在此事上让俄罗斯得逞,只能通过展示军事力量来传达信号。在国际政治交流中,即使是微小的行动,释放的信号也非同小可,更不用说发射洲际导弹了。俄罗斯必定能够理解美国的意图。
当然,除了俄罗斯因素外,美国此次发射洲际导弹还有另一个原因,即美司令部所说的——检验导弹性能。
要知道,“民兵3”洲际导弹已是冷战时期的遗留物,即使是最新的“民兵3”也已有近50年的历史,因为该型号早在1978年就已停产。更重要的是,在之前的“民兵3”试射中,已经出现了几次故障,外界有不少声音质疑美国的核打击能力是否已经下降,因此美国不得不通过不断发射洲际导弹来证明自己的核打击能力,同时安抚其所谓的盟友。
此外,还有媒体分析认为,此次试射洲际导弹也是对中俄两国此前发射洲际导弹的回应,似乎想要向中俄两国传达一种战略信息——美国在核领域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不容忽视。
对于此事,我国官方尚未作出任何回应。但根据以往的经验,我国可能不会直接回应这些猜测,而是会通过实际行动来做出有力的回应。让我们拭目以待。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美军试射“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
新闻周刊:《美国试射非武装但有核能力的民兵3洲际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