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喜欢《180天重启计划》这部剧每集的开头!真的好有特色,每集开篇都有一封“片头书信”。

而这些书信是征集来的亲情故事,比如“在三十三岁这一年,我很高兴我像你,妈妈”“想做一只高飞的小鸟,却又担心妈妈牵挂”......

这些书信都十分温暖动人,也很生活化,让人感觉很温馨,也很好地引出了当集的主题。



这部剧最大的亮点就是真实。母女之间的日常互怼、家庭中的鸡飞狗跳,还有那些温暖的瞬间,都让人想起了自己的家庭。

前三集节奏不拖沓,台词触动人心而不说教,表演完成度极高,这就已经赢了太多,更何况抖音几个片段都让人直接泛泪。

最让人惊讶的,是周雨彤一人分饰两角,镜头上一秒顾云苏,下一秒青年吴俪梅。

完全不跳戏,并且能发现她给两个角色设置的很多小细节,让人赞叹不已。



其实90年代的戏份,初看就是觉得增加一些角色的厚度、增强戏剧冲突。

但稍一思考,发现母女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看似回忆的片段其实把二人的命运和选择紧紧围绕在一起。

两位女士对成长的渴望和梦想的追求,证明了女性的无限可能。

而且180的90年代戏份,质感甚至超过很多“年代剧”,很有代入感。



在这部剧里,好像妈妈从不会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去规划女儿的人生,而是在女儿陷入困境时给予最大的支持。

顾云苏担心吴俪梅辞职断了后路,叫来了姥姥,两人一起找上出版社领导,为吴俪梅出气。

“没有退路”的妈妈却是女儿永远的退路,女儿也会渐渐成为妈妈的后盾。



女儿、妈妈、姥姥,这种代际传承的母女情太令人动容了。

看剧的过程就好像被人轻轻地抱住了,那些独自打拼的辛苦和疲倦会被抚平,过得乱七八糟的人生好像都能被包容。

轻喜剧的质感很轻盈、灵动,“反常规”母女关系,两代女性在碰撞里重构出对彼此的认识。

让观者以此窥见代际关系的另一种可能,闲庭信步一样就轻松撬开了当代家庭关系里的隐秘角落。



女儿会不厌其烦地学习生育、待产相关知识并向母亲灌输,母亲也不是遵循“老一套”生育规训的传统女性。

在喜剧的外壳之下,是对传统生育的温柔结构。这种“被迫”情况下的角色转换也同样有着双重的成长命题。

顾云苏在照料过程中重新认识到了母亲的脆弱与坚韧,母亲则在身体变化里共情女儿的生活焦虑。



导演制造了一种亲情关系的倒置,这种反向的视角,在瞬间就将传统家庭关系里由上一辈对下一辈“强势教化”的单向的、刻板的关系结构。

对女性成长的刻画也充满了现代性思辨。吴俪梅坚持生育,不是对母职的臣服,而是对自我的坚守。



顾云苏叶在与母亲、与重组家人们的朝夕相处中,重拾对家庭的观念。

《180天重启计划》不仅讲了母女关系,还探讨了女性的自我价值和重启人生的可能性,看完真的很有感触。

回到电视剧的标题,何为“重启”,不是还原出厂化设置,而是学会什么是真正的理解与包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