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述内容均有确凿的信息来源,详细信息将在文末提及。
2025年,国际政治舞台波诡云谲,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美国频繁抛出“中国威胁论”,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对中国施加压力。
中美大战设想图
面对美国对中国的种种打压,中国不仅巧妙应对,还采取了相应的反制措施,最终使美国自身受害。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此背景下,有人不禁要问,如果美国对中国进行全面制裁和封锁,切断能源、粮食和矿产供应链,中国是否能够在长期对抗中保持生存和发展?
粮食危机
首先,让我们探讨粮食问题,因为粮食是国家生存的基本条件。袁隆平院士曾强调:“一粒粮食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也可以使一个国家崩溃”,这充分说明了粮食的重要性。
进口大豆作物
如果一个国家粮食供应不足,人民生活将难以为继,社会秩序可能崩溃,犯罪和混乱随之而来,国家根基动摇。外部势力的干预可能使国家面临崩溃的风险。
美国深知这一点,一直重视国内农业发展,投入资金推动农业工业化,使得美国农业产量足以养活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对粮食的需求巨大,不断进口粮食。有人担忧,如果中美冲突升级,美国制裁中国的粮食供应,中国能够支撑多久?
美国农业工业化水平非常高
实际上,中国的粮食进口并不意味着国内粮食短缺。中国始终将粮食问题视为重中之重,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政策,确保在极端情况下粮食安全。
中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创下新高,连续七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即便美国制裁,中国的粮食供应依然充足。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重要的是,尽管中国是粮食进口大国,但除了大豆等少数商品外,大米、玉米和小麦等主要粮食基本无需进口,且国内产量足以满足需求。
回顾历史,美国曾在2001年至2004年期间对中国采取行动。当时,中国对肉类的需求增加,美国的三大粮食贸易商开始操纵市场,导致大豆价格翻倍。
玉米
中国企业在价格高涨时大量购入大豆,但随后价格暴跌,导致许多企业亏损甚至破产。美国趁机收购中国企业,控制了大量压榨厂。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尝到甜头后,美国再次炒作大豆,价格飙升。他们预期中国会再次购入,但中国政府及时介入,设定了豆类作物的最高价格,导致价格下跌。
2008年,中美粮食战争爆发,全球主要粮食贸易商大量收购国际粮食,推高价格。他们希望中国民众买不起粮食,迫使中国政府高价购买,从而大赚一笔。
中美
然而,中储粮及时出手,动用国家储备粮食,这些粮食都是在低价时购入的。起初,中国采取了障眼法,每隔十天半个月抛售一次,让美国误以为中国的粮食储备不足。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每隔一天抛售一次,国际粮食贸易商对中国源源不断的粮食供应感到困惑,回购越来越困难。
更令他们绝望的是,中国宣布战略储备粮食足够全国人民一年食用,这直接击溃了国际粮商。
想想看,这还是2008年的情况,现在更不用担心。2024年,中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粮食安全更有保障。因此,中国的粮食储备总体充足,短期内不存在短缺问题。
在能源方面,中国拥有大庆油田,作为世界级特大型砂岩油田,已产油量达到25亿吨,长垣油田采收率超过50%,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尽管如此,剩余资源量依然庞大,足以满足全国5-6年的基础能源需求。
如果美国切断中国的矿产资源供应,那更是不可能的。中国在全球矿产资源竞争中拥有多张王牌。钨、稀土、锑等战略矿产储量占全球30%以上,稀土冶炼分离技术占全球90%产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实施出口管制,可能对美军工产业链造成“断链式”打击——F-35战机所需的钕铁硼永磁体、航母电磁弹射系统的钨合金部件均依赖中国供应。
对于进口依赖度超过98%的铂、钴等“卡脖子”矿产,中国通过矿产品储备与深海采矿双轨并行破局。南海多金属结核勘探已进入商业化试采阶段,搭载AI选矿系统的“蛟龙号”采矿船,可在3000米海底日采锰结核200吨,未来五年有望替代15%的进口需求。
大庆油田
这充分证明,中国已经今非昔比,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积累,已经具备了强大的综合国力,美国的封锁无法改变中国的发展轨迹。
然而,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要时刻保持警觉,因为敌人一直对中国虎视眈眈,特别是在涉及民生的重要领域,我们必须走自给自足的道路。
信息来源:原文记载于黑龙江省玉米行业协会2022年08月04日关于:中美博弈:掀翻世界的粮食战争;原文记载于北京日报客户端2023年03月27日关于:25亿吨之后,大庆还有多少油?
大庆油田
中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