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一瑶小肉包”这一事件本身,大众所生气的不仅仅是瑶瑶被故意绊倒以及母亲在镜头背后大笑的反应,而是对“瑶一瑶小肉包”所隐藏问题的一次集中爆发,也一定程度上提醒所有的萌娃创作者要保持创作的初心,坚守更内容真实性和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两大底线。
读娱 | yiqiduyu
文 | 小咕咚
随着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兴起,不少父母开始拍短视频晒娃,其间不少账号里的萌娃备受网友的喜爱,进而成为网红儿童IP,“瑶一瑶小肉包”便是其中一员。从2021年起,“瑶一瑶小肉包”账号便在抖音上分享瑶瑶的成长日常,后因瑶瑶一听妈妈唱“咿呀咿呀哟”就哭的视频而走红后因瑶瑶在农村接地气的日常而持续受到关注。外加“瑶一瑶小肉包”账号开放了短视频切片的授权,大量二创内容和表情包在社交平台传播,让更多的人认识了瑶瑶。
就这样, “ 瑶一瑶小肉包 ” 单在抖音便积累了超 2000 万粉丝,还收获了张艺兴、孙怡等明星粉,前者邀请瑶瑶观看自己的演唱会,后者则常在 “ 瑶一瑶小肉包 ” 账号直播时刷礼物。此外, “ 瑶一瑶小肉包 ” 还得到了官方媒体的关注,如《人民日报》曾转载瑶瑶坐在大门口悠然自得吃饭的视频,力夸其是治愈系萌娃、央视的《三餐四季》邀请瑶瑶参加节目,安利贵州的特色美食。
但万万没想到,网红萌娃竟然也会翻车。近日, “ 瑶一瑶小肉包 ” 频频登上社交平台的热搜榜,起因有二,其一是最新发布的视频里瑶瑶被哥哥故意绊倒,这一片段让不少网友质疑为博眼球而故意摆拍,其二是春节发布的贺岁视频里瑶瑶脸上挂着泪痕、手也冻红了,为此网友也怀疑这个视频是反复拍摄之后的产物,并指责瑶一瑶父母只为拍视频,没有照顾好孩子。
一石激起千层浪。接下来,网友们还结合往日视频内容展开全方位地吐槽与质疑 —— 有的网友质疑瑶瑶妈妈为了视频的拍摄效果,经常给孩子穿不合身的衣服、鞋子,有的网友表示瑶瑶妈妈经常在孩子摔倒后大笑,容易让孩子误以为自己摔倒妈妈会高兴,进而形成讨好型人格,有的网友则质疑瑶瑶妈妈为了拍视频而不送孩子去上学 ……
对此,瑶瑶妈妈就孩子是否挨冻拍视频、是否超龄未上幼儿园、是否利用孩子博流量赚钱等质疑发文一一进行回应,但这一回应并不被网友所接受,反倒是衍生出#瑶一瑶小肉包母亲否认刻意冻娃#、#瑶一瑶小肉包母亲称没有为了挣钱不顾孩子# 、#瑶一瑶年收入或超1650万#等热门话题。
就这样,在吐槽瑶瑶妈妈带娃方式的同时,更多人开始分析、探讨“瑶一瑶小肉包”这一账号的吸金能力。第三方平台显示,“瑶一瑶小肉包”账号1-20s广告报价为40万,60s以上广告报价为55万,高于90%同级达人。不完全统计,“瑶一瑶小肉包”账号与飞鹤、名创优品、麦当劳、理想汽车等多个知名品牌的广告进行合作。对此,有网友估算,以一年30条广告、每条55万元估算,“瑶一瑶小肉包”一年内广告收入或超1650万元。
随着舆论愈演愈烈,“瑶一瑶小肉包”账号删除了“被绊倒”的视频、评论功能仅向互关好友开放、清空了带货橱窗、关闭了星图的商业合作渠道。与此同时,瑶瑶所在的玉屏侗族自治县妇联也关注到了这一情况,在联合相关部门一起实地调查后表示:“幼儿园并不是义务教育,入园年龄没有强制性要求。目前,瑶瑶已经入学幼儿园,身心健康,后期会持续关注孩子成长。”
此外,“瑶一瑶小肉包”账号近日在粉丝群里分享了瑶瑶第一天上幼儿园给妈妈带回了牛奶的趣事,瑶瑶外公也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回复了瑶瑶第一天上幼儿园的表现,#被质疑后瑶一瑶已入学幼儿园#、#家长称瑶一瑶已上学给妈妈带牛奶#等话题登上了热搜。背靠当地妇联的调查说明,外加瑶瑶已上幼儿园,“瑶一瑶小肉包”相关的讨论也逐渐平息下来。但事实上,此次热议不应以瑶瑶上幼儿园、妇联发声而告终,相关潜在的问题应该引发更多的重视。
近年来,“网红儿童”这一群体时有负面新闻发生,官方也曾多次下场治理。例如,2024年7月,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提到要整治利用“网红儿童”牟利,恶搞儿童博取关注、卖惨引流等网络乱象。此番“瑶一瑶小肉包”被热议之后应有冷思考,网红儿童背后的隐患待关注。
一是网红儿童账号的创作者容易将纯真实记录与引导式摆拍混为一谈。纵观网红儿童账号的内容,起初大都是是通过分享真实生活片段,结合评论区的互动与反馈提炼粉丝的喜好,在后续创作中便会有倾向选择这些具有话题与流量的内容。例如,“瑶一瑶小肉包”所呈现的内容在展现瑶瑶的农村生活之余,也一定程度上迎合粉丝喜好的倾向,如小花袄、圆点罩衣、背带裤这些高频出现的衣服是粉丝所喜欢的。
为了拍摄粉丝爱看内容素材,有些家长在拍摄过程中少不了引导甚至按剧本摆拍,例如,“瑶一瑶小肉包”曾发过一段“妹妹碗碗勒”的视频,瑶瑶妈妈当时在评论区便说最早瑶瑶说这句话时觉得很可爱但没拍到,故而就在特定环境下引导她说出来,与此次“被绊倒”视频背后的故事同出一辙。不难发现,为了迎合粉丝喜好创作内容,创作者将纯真实记录与引导式摆拍混为一谈,这样的操作方式一定程度上会让孩子混淆真实与虚构,并极有可能形成表演型人格,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于影响。
二是过度曝光、负面舆论等影响网红儿童的身心健康。在社交媒体的加持下,网红儿童不仅得到了不少网友的喜爱,还得到了广告品牌、综艺节目等青睐,随之获得了更多的曝光渠道,在人气上有了更多的增长途径,但这对于儿童本身而言,具体的利弊有待商榷。但可以肯定的说,网红儿童在日常出行上也会受到更多的关注,面对陌生人的频繁互动,这对心理尚未成熟的儿童来说是一种考验,与此同时,网红儿童的人身安全问题也需要更多关注。
三是网红儿童会随年龄增长进入创作瓶颈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网红儿童心智日益成熟,原本吸粉的童真童趣会渐渐消失,有的小孩甚至会抗拒镜头。在此过程中,家长们或是调整内容创作方向,或是减少更新频率。此外,有些家长还会以生二胎为契机,重新开设新的账号,并借原有的账号导流,如天天、小麦等网红儿童的账号均是这样操作,此外网红儿童的家人也同步运营个人账号,颇有全家全员网红化的趋势。
回归“瑶一瑶小肉包”这一事件本身,大众所生气的不仅仅是瑶瑶被故意绊倒以及母亲在镜头背后大笑的反应,而是对“瑶一瑶小肉包”所隐藏问题的一次集中爆发,也一定程度上提醒所有的萌娃创作者要保持创作的初心,坚守更内容真实性和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两大底线,与此同时,相关平台也更应该加强监管,确保网红儿童们拥有一片适合健康成长的网络天地。
THE END
从“绝不撤档”到“择日再见”,《蛟龙行动》成春节档最大输家
总播放193亿、单剧破10亿,红果短剧的爆不止于春节档
2025开年剧集观察:古装剧大胜,年代剧吸睛,剧N代待发力
《唐探1900》:历史语境融合时代情绪,能为这一IP开新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