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对于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这八个省份的考生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

2025年1月26日,从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传来消息,这八个省份近日陆续发布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宣告第五批新高考改革落地,今年高考将于6月7日、8日举行,且这八省将告别传统的文理分科,采用“3+1+2”模式。

“3+1+2”模式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这三门科目是所有考生都必须面对的,且外语科目包含听力和笔试两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每门满分150分,共45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成绩 ,是高考成绩的重要基石。



“1”为首选科目,考生需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总成绩。这一选择犹如一个重要的岔路口,决定了考生后续的专业方向和职业发展的大致走向。

“2”为再选科目,考生要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每门满分100分,不过这两门科目的原始成绩会转换为等级分数后计入高考文化成绩 。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文理分科的固定模式,给予考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让考生能够依据自身的兴趣、特长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来进行科目选择。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8个省高考志愿的特色情况。以四川省为例,其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分为本科、高职(专科)两个阶段,按类别分批次进行,采用院校专业组方式设置志愿,有顺序志愿、平行志愿两种模式。高校依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和选考科目要求设置院校专业组,这成为志愿填报的基本单位,一个院校专业组就是一个独立的志愿。

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同样分本科、高职(专科)两个阶段,普通本科批实行平行志愿,设置48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组内有6个专业志愿及是否同意专业调剂选项。山西省采用院校专业组方式设置志愿,考生选考科目需符合所报考院校专业组的选考科目要求 。



内蒙古自治区录取分本科、高职(专科)两个阶段,志愿填报主要采用 “院校专业组” 平行志愿,每批次设置45个平行志愿,每个志愿有12个专业和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首轮投档后视情况征集志愿,部分特殊类型计划采用顺序志愿 。

云南省自2025年起,普通高校招生类别分为普通类、艺术类和体育类,艺术类和体育类可兼报普通类,但普通类不得兼报艺术类或体育类,且二者互相不得兼报。志愿填报采用 “院校 + 专业组” 模式,专业组由招生院校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和选考科目要求设置。



陕西省普通高考录取设置4个批次,按顺序依次录取,本科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设置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组内有6个专业志愿及调剂表态栏 。

青海省普通高校招生实行分批次投档录取,各批次实行院校顺序志愿或专业(类)平行志愿 。宁夏设4个批次,志愿设置根据投档模式和招生院校数量不同,分别设置1-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组内有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



新高考“3+1+2”模式有着诸多优势。从学生角度来看,选择更灵活,学生不用再被传统文理分科束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比如对理工科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物理作为首选科目,再搭配化学、生物等科目;喜爱人文社科的学生可以选择历史,搭配政治、地理等。

学习压力也有所降低,学生可以有重点地学习所选科目。而且等级赋分制更为公平,根据考生在该科目中的相对排名进行赋分,让在某些学科有相对优势但整体成绩不是特别突出的学生也能有机会获得较高分数,增加升学机会 。



专业选择面也得到拓宽,不同选科组合对应不同专业方向,学生能提前为感兴趣的专业做准备。在志愿填报方面,采用“院校专业组”模式,避免考生盲目填报被调剂到不喜欢或不适合的专业,还能采用“冲、稳、保”策略,增加被理想院校录取的可能性 。



然而,新高考模式也给考生带来了一些挑战。比如在选科时,考生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以及未来职业规划,一旦选择不当,可能影响后续专业选择和职业发展 。在志愿填报环节,由于模式的改变,考生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各院校专业组的选科要求、录取规则等,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志愿填报失误 。

2025年第五批新高考改革是教育领域的一次重要变革,它为考生提供了更多机遇,也带来了一定挑战。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深入了解改革内容,提前做好规划和准备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在新高考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