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引领,筑梦启航

华南农业大学“模范引领计划”

自2014年启动以来

已走过十年时间

成为了华农最有影响力的校级评优活动之一

其中“华农之星”含金量最高

如今,最早一届的“90后”“星星”

也已经三十而立

在行业岗位上发光发热

他们怎么样了?又有怎样的成长?

今天,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模范引领计划”是华南农业大学为落实立德树人任务、进一步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充分发挥榜样力量而开展的优秀学子奖励计划,每年评选“华农之星”“社区党员之星”“学术之星”“自强之星”“文体之星”“星级文明宿舍”等优秀个人和集体,是学校“三全育人”工作和育人质量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

第一届华农之星

工程学院2015届 黄聪


“立志做一名全面发展的工科男!”这是黄聪在参选第一届“华农之星”时的竞选宣言,从校园到职场,从学生到技术骨干,黄聪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宣言。

高考填报志愿时,黄聪听从内心的召唤,选择了自己热爱的电气工程专业。大学期间,黄聪不仅专注于专业知识的积累,更积极拓宽视野,尝试多元化的校园生活。他参与学生工作,投身志愿服务,勇于尝试各种挑战。

其中最令他难忘的是“青年大学生助力铁路春运”志愿活动。“那段时间,我和同学们一起在火车上为返乡乘客提供服务,虽然辛苦,但内心特别充实。 我感受到自己正在做社会和大众需要的事情,这种价值感让我终生难忘。”黄聪感慨道。

硕士毕业后,黄聪进入南方电网工作,秉持“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职业态度,潜心钻研业务,投身“西电东送”建设。他说:“南方电网企业价值观里有句话是‘万家灯火,南网情深’,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我的工作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 国家需要、造福社会,这就是我一直以来的动力。”

凭借出色的表现,黄聪先后荣获2022年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技术能手”称号、2023年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战略规划先进个人”称号。2024年,他所在的团队更是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

对于仍在校园求学的师弟师妹,黄聪结合自身经历,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要珍惜校园时光,打好专业基础,注重全面发展,增加社会实践。“只有多观察、多了解,我们才能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才能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第三届华农之星

动物科学学院2017届 方玉航


“走过一条开满鲜花的路,每人只准走一次,只准摘一朵花,你该如何选择?前半程只看不采,后半程选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鲜花,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是方玉航大一时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上听到的,也是他非常喜欢的一句话。从名校博士到驻村干部,他用行动诠释了人生选择的无限可能。

大学期间,方玉航便刷起了不同的“经历副本”。大二时,他进入吴珍芳教授的实验室,潜心钻研专业知识,不断打磨科研能力。本科期间,他不仅荣获全国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大赛团体特等奖,还斩获了国家奖学金。

凭借优异的成绩,他保研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在接下来的六年里连续获得一等奖学金。此外,他还担任学院团委副书记、安徽省演讲学会大学生联合会会长,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提升了沟通协调能力。

一次在华农的植树经历,对方玉航的人生产生了深远影响。“那次植树活动,我看到一位裤脚裹满泥土的老人和我们一起种树,起初以为他只是技术老师,后来才知道他竟是毕英佐教授。”方玉航回忆道,“老一辈科学家的踏实与接地气深深震撼了我,也让我萌生了去一线干实事、解决实际问题的想法。”

在经历了各种不同的尝试后,博士毕业的方玉航最终选择来到广东省商务厅工作,并成为韶关市仁化县周田村的驻村干部。作为村支书助理,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积极对接县里的畜牧产业,联系华农的老师们为当地农业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他还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演讲特长相结合,为当地小学开设科普课程,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科研精英到基层干部,方玉航用行动证明,人生的选择没有标准答案。对于即将毕业求职的师弟师妹,方玉航给出了真诚的建议:“没有人在22岁就能想好30岁的事情。在求职时,知道自己不喜欢哪些方向就已经做得很好了。坦然接受迷茫,与迷茫和解,重要的是过好当下。”

第五届华农之星

兽医学院2019届 匡徐


从高考末位录取到华南农业大学,到“逆袭”成为第五届华农之星。匡徐如同手握“爽文剧本”一般,在华农本硕求学的七年,屡获国家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

但在他看来,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良师益友的支持却更加珍贵。他回忆道,初入华农时,自己曾一度缺乏自信,是老师们的悉心指导支撑他不断成长、持续蜕变,让他逐渐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众多老师的专业指导,让我获得了更精准的学术指引和系统的科研训练。”

硕士毕业后,匡徐选择远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初到异国他乡,语言障碍、环境适应、实验受挫等困难接踵而至,让他一度陷入低谷。但他并未就此止步,而是以加倍的努力克服困难:通过主动与周围人交流提升语言能力,在每次课题汇报前做足准备,在实验室投入更多时间精进专业能力。

“感谢母校培养了我勤奋、踏实的品质,这正是我作为中国学子在海外求学的独特优势。”匡徐说。

回首漫漫求学路,他深有感触:“人生不应设限。每一次尝试与坚持都会开启新的可能,梦想或许不会一蹴而就,但只要脚踏实地,终会离目标越来越近。”

第五届华农之星

生命科学学院2019届 黄银频


本科期间多次获得一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并成功推免至清华大学……在旁人眼中,黄银频是妥妥的“学霸”。

然而,她坦言,自己的科研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课题止步不前、实验意外失败、新课题被毙,这些都是家常便饭。”面对学业和科研的双重压力,黄银频也曾焦头烂额, 但她始终坚信:“困难总要去面对、解决。”她拒绝“内耗”,虚心请教,在交流中寻找问题,在学习中突破瓶颈。

备战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时,黄银频曾经历过极度紧张的时刻。“那段时间根本睡不着,满脑子都是实验结果,恨不得一直盯着。”然而,她凭借一股不服输的韧劲,迎难而上,愈挫愈勇。她和团队成员一起通宵达旦地完成实验,最终斩获全球银奖。

“爱玩”是黄银频给自己贴的标签。在博士期间,她不仅专注于科研,还积极探索生活中的乐趣。她寻找与自己研究方向契合的实验室,尝试各种“玩法”,在实验中探索科研的乐趣;闲暇时,她会在社交媒体上学做美食,犒劳自己,或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放松身心。

凭借对科研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她在博士期间收获了可喜的成果。她不仅获得了清华大学一等奖学金,还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影响因子17.7)发表了一篇高水平论文,并拥有一项专利。

“ ‘华农之星’对我来说是一种好的正向激励,尤其是当我想躺平当‘咸鱼’的时候,就想到那个时刻,我就会告诉自己要做好一个榜样的作用,不能对不起这个称号。”黄银频回顾参评“华农之星”时说到。

第五届华农之星

电子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2019届胡国胜


和许多初入大学的学子一样,胡国胜也曾经历过迷茫与彷徨。然而,他并未在迷茫中停滞不前,而是迅速调整心态,告诉自己:“人生需要提早规划。”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为自己确立了清晰的目标——在热爱的专业领域中不断深耕,追求卓越。

而后,胡国胜转入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并加入了学院的实验室,这一待就是整整四年。实验室的岁月不仅为他留下了珍贵的青春回忆,更锻炼了他的创新能力和自我驱动力。 本科期间,胡国胜积极投身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并屡获佳绩。2019年,他凭借优异成绩,推免至上海交通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在硕士阶段,胡国胜专注于自供能传感系统的研究,继续在专业领域深耕,曾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发表四篇SCI论文。随着科研之路的不断延伸,他也开始思考如何将专业知识与未来职业发展相结合。

毕业后,胡国胜选择加入华为海思,成为一名芯片研发工程师。他对待工作的态度一如往昔,求真务实、严谨细致。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他先后荣获上海研究所“优秀新员工”“业务突出贡献团队”“卓越交付团队奖”等荣誉。

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胡国胜表示:“尽早明确毕业后的规划,并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和调整。”这不仅是他个人的经验之谈,也是他对学弟学妹们的真诚建议。

第六届华农之星

外国语学院2020届 吴倩倩


从本科到研究生毕业,吴倩倩尝试了很多不同的职业方向,并在这不断探寻中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入学华农后,在师长的鼓励下,她先后担任班长、兼职辅导员,参与西部麦田助学团,还加入了学校教官团。“教官团的高强度训练让我学会了自律和坚持,”她回忆道,“这些经历让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2021年,吴倩倩以优异成绩保送至暨南大学攻读英语笔译硕士。期间,她不仅参与了环球网的新闻编译实习,还与导师合作翻译小说《棕蛇酒吧》。她主要翻译的论文《“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与社会经济交流概述》也发表在《海外华人研究》上。

尽管在语言学领域深耕多年,吴倩倩却在求职时发现了教育行业的魅力。“我喜欢表达,而教师这个职业正好需要输出观点、传授知识。”她笑着说。如今,她成为了顺德一所中学的英语教师。她充分发挥专业所长,指导学生斩获第二十届“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广东赛区决赛一等奖。

回顾求职经历,她建议师弟师妹:“不必追求完美工作,关键是想清楚能否接受这份工作的最低处。如果可以,就值得坚持。”

这些闪耀的“星星”

以奋进执笔

为自己写下青春最美的注脚

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

梦想从不遥远

愿每一位华农学子

都能心怀热忱,脚踏实地

不惧风雨,不畏挑战

绽放属于自己的璀璨光芒


/“诺奖风向标”获奖人公布,华农校友上榜!/

/“华农之星”,是他们!/

/在华农上学,是种什么体验?/


-SCAU-

来源 | 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文 | 新禾融媒体工作室 罗嘉淇 吴鑫 李湘君 吴蒋琳子

图 | 受访者

编辑 | 新禾融媒体工作室 李湘君

初审 | 曾子焉

复审 | 陈芃辰

终审 | 钟耿涛


点击标签阅读更多,右下点赞、分享、推荐支持我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