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市教委发布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市级中小学体育、艺术、科技类高水平学生社团评审和认定结果的通知》。

  京教君留意到,通知除公布了金奥、金帆、金鹏共389个高水平学生社团之外,还提到了一个重要信息,即“同意北京汇文中学教育集团等46个教育集团建设高水平学生社团,在集团内部试点开展体育、艺术、科技类人才培养”,这对于有相关特长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北京中小学集团化办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今年教育集团除了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创新探索外,也将依托集团优势,鼓励特长学生的连续培养、贯通培养和协同培养,促进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艺术、科技拔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未来,北京特长生招生和培养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释放哪些教改新信号?家长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一起来看——

  

  9区46个教育集团

  试点体育、艺术、科技类人才培养

  在市教委发布的教育集团建设市级高水平学生社团名单中,共计9区(东城、西城、海淀、朝阳、丰台、石景山、顺义、昌平、大兴)46个集团上榜,具体名单如下:

  

  

  

  值得关注的是,名单中上榜的基本都是各区头部,且在科技、艺术、体育等方面实力强劲的教育集团。

  和这个名单同时出炉的,还有市级中小学体育、艺术、科技类高水平学生社团评审和认定结果,共认定北京市学生金奥运动队63个北京市学生金帆艺术团126个、北京市阳光少年艺术团21个、北京市学生金帆书画院89个、北京市学生金鹏科技团90个(相关阅读: ),此次允许在集团内部试点培养特长生的 9区46个教育集团均榜上有名。

  建议家有体育、科技、艺术“特长娃”的,可以重点关注这些教育集团及其成员校。

  

  集团直升酝酿新变

  特长生培养三大新动向

  在集团内搭建体育、科技、艺术

  人才小初高贯通培养通道

  据业内专家透露,北京市要依托集团化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教育集团为主体,以学校体育、艺术、科技类高水平学生社团创新发展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点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发挥教育集团自身优势,开展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全学段长链条创新教育资源配置,鼓励特长学生的连续培养、贯通培养和协同培养,促进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艺术、科技拔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未来,教育集团内部有望建立从小学到高中的特长生贯通培养机制,以确保特长生在集团内能够获得连续、系统的培养。

  例如,在集团内构建小学、初中、高中贯通的特色课程体系、训练体系、竞赛活动体系,从小学阶段开始,有相关特长的孩子就能在专业的指导下,逐步深入探索自己的兴趣领域。

  此外,集团内部的资源或许也会极大程度的整合和共享,集团成员校可以共享优秀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为特长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

  从长远来看,这种贯通培养模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还能增强教育集团在特长生培养方面的竞争力。

  教育集团或将为特长生设立

  集团内直升名额

  随着“在集团内部试点开展体育、艺术、科技类人才培养”这一新政的落地实施,未来,特长生招生范围或将向集团内倾斜,教育集团或将为特长生设立集团内直升名额。集团内部或将建立从小学到高中的贯通培养机制,确保特长生在集团内得到连续、系统的培养,助力其未来发展。

  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学有所长的学生选择集团直升这条升学路径。升学路径日益多元化,有助于打破以往唯分数论的升学模式。这也和北京市逐渐减少单纯以考分升学的人数比例,鼓励“多渠道、新载体”升学的整体改革思路一致。

  专业人士表示,继去年年底集体亮相的“集团直升”政策以来,教育集团很可能又多了一条特长生人才培养途径。为了缓解中考生人数增加带来的竞争压力,北京市或将支持教育集团适当增加特长生培养计划,为更多学有特长的学生提供更多的优质学位。

  集团内部选拔或将成为中招特长生招生

  重要渠道

  据了解,特长生招生作为中考升学的一大途径,其选拔方式主要经过三轮测试:第一轮为校级专业测试;第二轮为区级专业测试;第三轮是中考。前两轮专业测试主要考察学生的专业素养、水平能力;顺利通过区级专业测试的学生,根据专业测试成绩、中考成绩及各项目的招生名额,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如果学生的中考成绩相同,则按照专业加试成绩由高到低录取。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北京特长生招生政策有所变化:东西海之间不再锁区,可以互相跨区招生。各校特长生招生计划,不再受上一年度招生计划数限制,不少学校招生计划数相比往年有所增加。

  而随着教育集团在人才培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未来,集团内部选拔或将成为特长生招生的一个重要渠道 。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各个教育集团可能会设计相应的特长生选拔评价体系,比如综合学生的日常表现、参与集团活动的情况、特长项目的发展潜力,从而选拔出既具备专业技能又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特长生。

  

  选择特长生赛道

  家长要做好哪些规划

  需要提醒的是,不少家长认为,特长生招生跟自己孩子没什么关系。但是,教育需要长线规划,尤其是小学生家长,如果掌握了特长生招生的信息差、面向赛道以及调整风向,很难说自家孩子几年之后不会成为某个领域的牛娃。

  如果要走科技特长生赛道,需要孩子在教育部白名单比赛(相关阅读:,或者教育局/科协红头文件的科技类竞赛中,拿到国三、省二、市一以上的奖项,不同地区的认定标准不同。在高考阶段,科技特长生可以享受到高考加分、保送名校等政策红利。

  此外,对于想要利用特长升学的学生来说,专业课成绩要求也同样不低。

  从去年部分学校发布的科技类特长生招生简章中来看,不少学校在考察特长的同时,也对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北京四中官方公众号截图

  

  人大附中官网 截图

  

  十一学校官网 截图

  

  一零一中官网 截图理工附中官网 截图

  

  交大附中官方公众号 截图

  以科技特长生为例,无论是学编程还是机器人,都离不开逻辑思维以及数理化的底层学习能力,千万别因为抢着进入科技赛道,而忽略了孩子基础学科的学习

  最后提醒一句,千万别把培养特长当做升学捷径。建议家长在精细筛选发力方向之前,先让孩子建立基础学科优势。先学好课内,提高综合实力,巩固文化课成绩,再考虑让某一个方向的科学爱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毕竟,优秀的综合实力,才是孩子们发展特长优势的底气。

  文|京教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