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电影《哪吒2》以惊人的票房成绩登顶全球动画电影榜单。这部影片的成功被媒体形容为“中国动画的‘万鳞甲’”——138家公司、4000多人共同托举的成果。其中,来自西安的数字怪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幕后视效团队之一,以独特的制作故事走进了大众视野。近日,FM91.6记者 来到西安数字怪兽科技有限公司, 揭秘这家西安企业的动画追梦之路。
年轻团队与“百亿项目”的碰撞
拼尽全力,只求完美
2月19日,FM91.6记者走进西安数字怪兽科技有限公司,迎面便见到哪吒与敖丙的人形立牌; 办公区则与动画人物的鲜活色彩形成了强烈对比——每张桌面上都摆放着两块超大黑色显示屏,伏案于桌前的尽是年轻身影。
数字怪兽团队成员多为95后甚至00后,许多人刚毕业便参与了《哪吒2》的百亿级项目。特效总监殷齐昊曾是会计专业出身,因热爱动画自学转行:“大学时我报网课、参加培训班,一步步进入这个行业。团队平均年龄25岁左右,我算‘老人’了。”他笑称,项目冲刺期连续熬夜赶工是常态,“到40岁可能真熬不动了”。
导演饺子与数字怪兽团队合影
团队面临的挑战不仅来自高强度工作,更源于导演饺子近乎苛刻的完美主义。
据FM91.6记者了解,西安数字怪兽科技有限公司参与制作了电影《哪吒2》中“海底龙宫坍塌”的重要剧情特效呈现:无数海妖从岩浆中涌出,大量岩浆、烟雾、火山灰喷发等。这些画面细节丰富而又真实磅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了更加真实地描绘海底大战的场景,每个妖兽身上的铁链需精确到像素点。 可能一闪而过的画面,背后需要幕后制作团队和导演反复沟通修改。据项目负责人周阿娟回忆:“我们花了两年多时间逐帧调整锁链位置,生怕穿帮或缠绕。”灯光合成总监陈一彪则表示,“饺子导演的要求很高,每条线不能太灰,要做出一些对比,才能体现铁链的质感”。
正当项目顺利进行时,导演饺子又向制作团队提出了新的想法。陈一彪介绍道,“他(饺子)说‘定海神针’上面有很多妖兽,需要我们加上妖兽。好家伙!那些妖兽及铁链,有成千上万的密密麻麻的线。”面对突然激增的特效工作量,他接着补充:“我们做的海底龙宫,面积相当于8个足球场大小,还有巨量的铁链等要素,对我们制作来说是特别大的挑战。”
导演饺子对细节的极致追求,甚至体现在“五彩斑斓的白”、“螃蟹流星锤”、“穿心咒”等天马行空的设定上,团队需不断“对齐颗粒度”,将抽象概念转化为视觉奇观。特效总监殷齐昊介绍道:“当时拿到‘玉液琼浆’这个镜头的时候,导演给了一个蜂蜜广告作为参考。这个参考也挺抽象的,我们只能硬着头皮不断尝试。”
经典IP的现代重塑与文化突围
从1979年《哪吒闹海》到如今的《哪吒2》,哪吒形象从“削骨还父”的悲情少年蜕变为黑眼圈、豁豁牙的叛逆小子。这一转变被团队视为对时代文化的呼应。“冲破穿心咒的剧情,是对传统故事的现代化改编,既保留精神内核,又契合当下审美。”陈一彪解释道。
没人能想到,这个扎着丸子头,长者熊猫眼的“叛逆小孩”能在电影市场掀起一场如此强劲的票房风暴。孩子们的偶像也从“奥特曼打怪兽”变成了“哪吒闹海”,从“超级赛亚人变身”变成了“我命由我不由天”。一部破圈的动画电影,给整个国内的动画制作产业打了一剂强心剂。 陈一彪感慨道,“市场回暖后,创作者的待遇和机会都会提升,更多年轻人愿意投身动画领域。”
影片的成功不仅体现在票房上,更引爆了IP衍生市场。哪吒手办、T恤等周边产品一经上线便售罄。“我们自己在年前就已经去定制了,但是由于太火爆,我们的订单得好几个月以后才可以生产出来,我们自己内部渠道都订不到!”周阿娟说。
从西安出发:本土文化与产业未来
作为《哪吒2》的西安“代表队”,数字怪兽希望将本土文化融入动画创作。据陈一彪介绍,在《哪吒2》的番外篇中,有一个吃火锅的镜头,“我觉得我们未来制作的动画中,也可以做成吃凉皮肉夹馍等,也是弘扬西安的本土文化特色”。
此外,数字怪兽团队也与西安城墙联动,打造了“智能天团”的本土原创IP。“我们希望通过合作项目,让陕西文化走向全国甚至世界。”周阿娟表示。
《哪吒2》的爆火让数字怪兽在行业内“出圈”,在获得更多关注的同时,数字怪兽也期待能够建立自己的产业园,带动西安动画产业的发展。
在数字怪兽的公司展示柜中,FM91.6记者看到了《哪吒》系列动漫人物IP模型“大圣”的身影,而在《哪吒2》中也出现了定海神针金箍棒。众多网友纷纷猜测,两大天庭的“反骨仔”会不会在《哪吒3》中成功见面?据数字怪兽团队介绍,团队未来将继续参与《哪吒3》的创作。《哪吒3》具体创作进程和故事线还未得知。网友喊话,别让我们等太久……
来源:陕西交通广播
主创:刘樊田子、鹿凯悦、张家玮、李杉
编辑:杜昭月
审核:王海峰
为西安力量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