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美丽乡愁,传统村落数字化!
建德7个村“搬进”全国数字博物馆啦!
沉浸式体验传统村落魅力,
带你深度“云”游古村落~
近年来,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推动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化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上线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通过数字赋能,创新文化传承新模式。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是百科式、全景式传统村落展示的数字化平台,对提高村落地位、扩大村落影响、推动村落保护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进入数字博物馆
建德这7个传统村落藏不住啦成功入驻全国数字博物馆全方位展示文化魅力
一起来看看
寿峰村
三都镇寿峰村由原里陈、里钱、西塘三个村合并而成。村落地处建德与浦江、兰溪接壤处,处于山环水抱环境的中央,四面重山围合,前面流水穿过,形成背山面水的基本格局。村落围绕宗祠逐渐发展成现状的“回”字形村落布局,村口村内均有保存完好的古桥,村内街巷呈网格状分布,将民居、祠堂、大会堂等建筑联系起来。
大慈岩村大坞自然村
大慈岩村大坞自然村位于大慈岩镇北部,是千年古镇的一颗璀璨“明珠”。村子建于宋朝景炎年间(1276-1278),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村落四面环山,中间低平,四周渐高,峰峦叠翠,溪水清澈见底。青石铺成的小路阡陌纵横,户户相通,小巷曲折有致、回环往复,形成曲巷通幽的村落景观。
里叶村
里叶村位于大慈岩镇,东南连接兰溪诸葛八卦村、西与龙游石窟毗邻,西北与大慈岩景区相连。山环水绕、马蹄形的小平原空间,里叶村依山傍水,南对砚峰毓秀,西临狮子山,背靠官山、月岭;村内街巷交错,古塘星罗棋布,粉墙黛瓦,风格鲜明。里叶村种植荷花闻名,素有“万亩荷田、千年荷村、百里荷香、十里荷花”之美称。
上吴方村
大慈岩镇上吴方村历史上曾有吴、谭、夏姓人家居住,明代初年方姓始祖迁居至此,历经明、清两代发展繁衍,上吴方村逐渐成为方氏一族的单姓血缘村落。村子坐西朝东,背靠玉华山,对面为笔架山,左临道峰山,右揽红裙岩,处于四面环山的盆地之中。村落格局至今保持完整,村落肌理较为清晰,大量祠堂、民居等古建筑连片遗存,是浙西地区以血缘关系和乡风文化形成、发展、壮大,且具有保存完好的建筑、文化、历史的古村落。
李村村
大慈岩镇李村村因李姓聚居而得名,位于建德市南部、大慈岩东面,下辖李村、岳家、白山后、下汪畈四个自然村,与金华兰溪市相邻。村落坐北朝南,背倚玉华山、西北邻“江南悬空寺”大慈岩景区,整个村被玉华山脉和大慈岩山脉环抱着,山上郁郁葱葱、层峦叠嶂,村外小溪潺潺、景色宜人。李村村是浙江省内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血缘聚落建筑群,现存有明清古民居建筑70多幢,此外还有白山殿、小武当庙及包括一本堂在内的十多座公共建筑。
新叶村
大慈岩镇新叶村被誉为中国明清建筑露天博物馆。古村落整体朝向北方,其北为道峰山,西为玉华山,三者正好成为一个直角三角形,村子就在直角之上。发源于两山的三条活水顺流而下,“外溪”和两条“内溪”在村东南水口处汇合,左右环抱着新叶村,控制了整个村落的形态,村内大小水塘散布,小渠连通内溪,共同构成了新叶村最重要的供水和排水工程。新叶村整体布局严谨,是中国南方典型的农耕聚落,基本模式从明代起已定型,村落房舍鳞次栉比,高大封闭的白粉墙分列规整,体型变化十分丰富。
乌祥村
三都镇乌祥村是浙西传统乡土聚落文化的一种典型体现。村落青山连连,溪水潺潺,背靠山脉,前有溪流,后有梯田,村内建筑布局依山就势,古民居建筑粉墙黛瓦,颜色淡雅。同时,上世纪50至80年代的黄泥土楼房也很有当地特色,具有时代性和代表性。山多地少民风淳朴,重视耕读,历来以农业为主。至今,走进乌祥,还能感受到陶渊明笔下“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花源式生活。
来源:建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