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相伴,终须一别

2025年3月1日零时

阜阳城区公共自行车“小绿”

将正式停运

这抹曾穿行于大街小巷的绿色身影

承载着无数市民的出行记忆

也见证了城市绿色交通的变迁


图源:阜阳公众网

“小绿” 告别:最后的仪式与回忆

2月19日,阜阳公共自行车管理中心内,市民李俊青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183元退款,感慨万千:“没想到这张卡还留着,像是翻出了十年前的日记。”

窗口前,队伍蜿蜒。有人手持泛黄的骑行卡,有人还拿出了当年的收据,更多人掏出手机拍摄记录——这是“小绿”最后的仪式感


图源:阜阳新闻网

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杜福影介绍,自退费启动以来,日均接待超600人,“每张卡退费只需两三分钟,但每张卡背后都是十年光阴”。

退费须知

公共自行车押金退费的集中办理时间为,即日起至5月31日(周一至周六受理,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00—11:30、下午2:00—5:00;办理地址为阜阳市南二环路长途汽车南站综合楼北侧一楼永安行。

退费时请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及正反面复印件一张(如本人不便办理可委托他人代办,需携带双方身份证原件及正反面复印件各一张)。

咨询电话:0558-2190098、0558-2190099。

十年同行:从风靡到谢幕

时针拨回2015年1月,阜城首批200个公共自行车站点亮相。那时,“扫码骑行”还未普及,“小绿”以“1小时内免费”的亲民政策、亮眼的翠绿色车身,迅速成为街头潮流符号。


资料图

“下班后骑着‘小绿’逛夜市,周末用它打卡颍河岸,连兜风都多了份浪漫。”李俊青的回忆,是当年10万办卡市民的缩影。


资料图

数据显示,仅2015年,“小绿”借车量达1468万次,日均骑行超4万次。2017年高峰时期,站点扩至250个,车辆达6500辆,单日骑行量突破5万次,成为绿色出行的典范。

变革始于2018年。共享电单车的蓝黄身影涌入街头,私家车、新能源公交网络日益完善,“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选择愈发多元。

‘小绿’适合短途,但赶时间时电单车更快,雨天开车更舒适。”市民赵艳莉坦言。


数据印证着时代的选择:据统计,当前“小绿”日均骑行量不足7000次。其中,6300余辆自行车、构配件及配套设备服役已久,存在一定安全隐患;50个站点、2000个锁车器不能正常使用。

退出不是终结,而是绿色出行迭代的必然。”网友“海阔天空”认为。

截至昨天,阜城仍有约4万张卡等待退费。市民于敏捏着褪色的卡片说:“退的不只是押金,更是青春。”


时代更迭:绿色出行的升级之路

“小绿”谢幕,但绿色出行的篇章仍在续写。

“从‘有车可骑’到‘骑得更畅快’,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答题。”业内人士表示,“小绿”虽退场,但它播下的绿色种子,将在升级版交通网络中焕发新生。

截至去年8月,阜城有共享电单车数量约3.3万辆,日均骑行次数约6.1万次。市城市管理局通过科学管理共享电单车运营企业,结合城市道路停车设施承载能力和市民出行需求,合理控制投放规模,满足了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

十年间,“小绿”见证了阜阳从“骑行之城”到“多元出行之城”的跨越。它的退出,不是绿色的褪色,而是新生的开始。正如市民李俊青所言:“告别‘小绿’,就像送别一位老友——感谢陪伴,但更期待前方更美的风景。”


未来

当市民骑在智能电单车上

穿梭于林荫绿道间

那份关于“小绿”的记忆

终将沉淀为城市进化的温暖注脚

记 者 | 赵宇 郭瑞

编 辑 | 王东强 侯志红

审 核 | 张 杰

来 源 | 阜阳新闻联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