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丹心杀了礼宗旭,随后一跃跳下了城楼。
刺杀宗亲在那个时代是天大的罪名,但她不得不这么做——海宜平逼她服了毒,并威胁说如果不杀了礼宗旭,就会有人要叶平安的命。
- 孙曦正当着圣上的面说,御史案卷宗被烧,是海宜平有意为之。
作为当年书房大火的见证人,孙曦正也是在见到醒过来的纵火人之后,才明白海宜平的狠毒。
他要为曾经的好友余乾申冤。
- 海宜平受到惩罚之后,安心馆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她说自己是荒宅大火的幸存者,更重要的是,是叶平安把她引诱到荒宅的。
好不容易走出御史案的叶平安,再一次陷入了无尽的深渊。
预告中这三个片段背后的信息量太大了。
算无遗策的叶平安,精准推演出了让海宜平走进的“圈套”的每一步——去海府接发身份的老者是她的授意。
就连引导陆丹心去海府刺杀,以及姑母的离开,都是叶平安事先安排好的。
唯一没有算到的是圣上对礼氏宗族的维护、还有陆丹心手刃仇人时的决绝。
礼宗旭的死、叶平安对海宜平的指证,终于让圣上不得不重启对御史案的调查。
真相也随之而来。
原来,梅相并不是他们那一个派别的领头人,伍由敬才是。
圣上只知道梅、礼之争,却并不知道“梅”的背后是她最信任的康平王伍由敬。
伍老登藏得可够深的。
当年主导余乾一家三十七口死于冤案的正是海宜平,那时的他已经投靠了伍由敬。
他在伍由敬的授意下在荒宅豢养少女,然后再送到他想拉拢的人手里。
而陆丹心诉说的真相,让生性耿直的余乾意识到事情的非同寻常,并注意到了伍由敬势力的存在,海宜平便一不做二不休,设计陷害了他。
至于余乾的求助信,海宜平则把它放在了一个只有自己才能打开的盒子里。
而有可能证明他也涉足其中的御史案卷宗,被他找个看起来毫无破绽的由头烧了。
海宜平以为这样就死无对证了。
却没有想到,叶平安让元少城临摹了他的笔迹,写了一封假的求助信。
更没有想到,被他折磨成疯子的常老头,竟然会醒过来!
眼看着再也没有脱罪的可能,为了保护戴面具的人,实际上也是为了保护母亲和妹妹,海宜平在大牢中自尽了。
御史案就此结束了吗?
至少叶平安希望是。
——从大火中逃出来的陆丹心和采莲先后死在了复仇的道路上,阮琴更是在多年前就跳下了悬崖。
——参与诱骗少女的郑元、杜梁、海宜平,还有她们认为的幕后主导者全都死于非命。
预告中,怎么突然又出现了一名自称受害者的女子,还口口声声要为自己讨回公道?
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礼宗旭和海宜平死后,本来就浑浑噩噩,觉得突然失去人生意义的叶平安,一下子崩溃了。
她开始怀疑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甚至有了自杀的倾向——少年时期的噩梦并没有随着余乾的平反昭雪而远离她!
但,作为有上帝视角的我们,很容易就看出来自称被叶平安所害的女子的不寻常。
不仅仅是她的句句诛心,而是出现的时机太巧合了。
那么,指使她的人是谁,目的是什么?
不可能是伍由敬。
千秋阁发生的一切,是伍由敬乐于看到的,理由很简单,始作俑者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犯下的罪过,被其他人认领。
更巴不得事情赶紧结束。
怎么可能会节外生枝?
很显然,在康周的朝堂上,除了礼、伍之外,还有另外一股势力。
它希望看到礼、伍两方无尽的纷争,而不是东风压倒西风。
这股势力的主人是伍显儿。
因为,中书舍人的身份让她第一时间掌握了御史案的始末。
而和叶平安的朋友身份,除了让她清楚对方的势力有多么强悍之外,还很清楚对方内心深处最恐惧的是什么。
更重要的是,伍显儿知道父亲才是御史案的主谋。
不想御史案止步于海宜平,唤醒叶平安的恐惧和执着,似乎是个不错的办法。
只有这样,伍由敬筹谋多年的阴谋,才有可能被破坏,她伍显儿才能坐收渔翁之利。
对她而言,什么父女之情、朋友之谊、乃至夫妻之义,不仅可有可无,还能随时拿来利用。
所以,出现在安心官的女子根本就不是荒宅大火的受害者,而是伍显儿用来对付叶平安的棋子。
这就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