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和特朗普通话后,美俄已经就谈判事宜展开了具体安排,但是在乌克兰、欧盟还存在不同意见的背景下,谈判能否顺利进行下去,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也做好了第二手的准备,一双手已经悄悄伸向了俄罗斯的大后方。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

日前,《纽约时报》就表示,白俄罗斯领导人卢卡申科近日首次接见了美国国务院代表,这也是美国和白俄罗斯近五年来的首次高层对话。

在此次会面期间,美国希望能和白俄罗斯达成一项“大协议”,即卢卡申科同意释放大量的政治犯,来换取美国放松对白俄罗斯银行和钾肥出口的制裁。

在美方开出条件后,白俄罗斯随即给出积极回应。会面次日,白俄罗斯方面就宣布释放了三名政治犯,其中一个还是美国人。

对于美国和白俄罗斯两国来说,这次合作之所以能达成,各自都有各自的考量。

白俄罗斯一边,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其在俄乌冲突三年时间里深受拖累。若美方能解除或减少这些制裁,将为白俄罗斯带来一些喘息的机会,有助于缓解当前的经济压力,并为未来的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增长铺平道路。

此外,俄罗斯方面也在试图通过与美方对话来化解国际紧张局势,这一点为白俄罗斯提供了一定的战略缓冲。通过巧妙的外交操作和合理的政策调整,白俄罗斯也可以在不触怒俄罗斯的情况下,稳步推进自身利益。这不仅可以防止白俄罗斯在大国博弈中沦为牺牲品,还能使其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找到一条自主发展的新路径。



(特朗普和泽连斯基)

而对于美国而言,其算盘打得则更响。

一方面,白俄罗斯是俄罗斯在独联体及东欧地区最重要的盟友,两国签署了《联盟国家条约》,在军事和经济领域都高度绑定。美国通过接触白俄罗斯,试图动摇其与俄罗斯的紧密关系,削弱俄罗斯在乌克兰冲突中的后方支持,甚至可能破坏俄白“一体化”进程。

其次,美方也是要通过这件事情,试探白俄罗斯的政治动向。白俄罗斯虽长期依赖俄罗斯,但卢卡申科政权在2020年选举后,因国内抗议陷入合法性危机,对俄依赖加深的同时也存在矛盾。美国此举可能就是要利用白俄的经济困境,如西方制裁或国内不满情绪,推动其减少对俄支持,甚至让其保持“中立”。

再者就是要获取地缘与情报优势。白俄罗斯与北约东翼,如波兰、波罗的海国家接壤,战略地位重要。若白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缓和,将为北约提供更多对俄情报和军事部署的窗口,甚至影响俄军在乌克兰北部战线的后勤补给。

最后,则是要释放外交信号,美国通过接触俄盟友,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一种“俄罗斯阵营并非铁板一块”的信号,从而进一步孤立俄罗斯,并试探其他与俄合作国家,如哈萨克斯坦的反应。

总之,美国的行动旨在通过“边缘撬动”策略,削弱俄罗斯阵营的稳定性,扩大其战略被动。尽管短期内难以彻底改变俄白关系,但长期可能加剧俄罗斯的地缘孤立和资源消耗。



(俄总统普京)

这种状况,对于俄罗斯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从战略上来看,若是白俄罗斯在这一关键时刻出现转向,俄罗斯将失去西部重要屏障,北约东扩压力直接逼近俄本土加里宁格勒飞地。俄军在白俄的军事设施,如雷达站、空军基地也可能受限,削弱俄对欧洲的战略威慑能力。

再加上过去一直是白俄罗斯为俄军提供后勤支持、武器维修及过境通道。若其减少合作,俄军在乌克兰战场的补给线,尤其是北部方向将面临更大压力。

最后,俄方也需投入更多资源维系与白俄罗斯的关系,例如提供廉价能源、贷款或安全承诺,这就进一步加重了俄方的经济负担。甚至俄白关系的破裂,将鼓动其他中亚、高加索国家如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与俄保持距离,加速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的瓦解。

总之,白俄罗斯的立场变化,将有望直接威胁其西部安全架构,并引发连锁反应,成为俄乌冲突外的另一大战略隐忧。

当下俄方并未就有关消息做出回应,让俄方仍觉得有所把握的一点是,白俄经济、能源、安全高度依赖俄罗斯,短期内是难以彻底转向的,同时白俄罗斯因协助俄军行动被西方长期制裁,和美方的互信是不足的。美国接触可能仅限于试探性对话,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所以,俄方当下应该也是在静观局势变化。



(此前俄乌谈判)

在此前的俄乌谈判期间,美西方以及乌克兰就曾联手背叛俄方,如今美方的一双手悄悄出现在俄罗斯后方,说明其仍在为谈判之外的第二种可能性做准备。所以,同一个地方,我们希望俄方不要摔第二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