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与普京的通话犹如投下战略核弹,瞬间引爆跨大西洋关系的深层裂痕。这场围绕乌克兰危机的多方角力,正将全球地缘政治,推向冷战后最剧烈的重组进程。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乌克兰特使,凯洛格在慕尼黑会议上表示,欧洲不会在俄乌和谈中占据一席之地。
虽然她试图安抚欧洲人,称这并不意味着,欧洲的利益没有得到考虑。
但欧洲领导人说,他们不会接受被排除在谈判之外。
芬兰总统斯图布在慕尼黑告诉记者:“没有欧洲人,我们就无法就乌克兰、乌克兰的未来或欧洲安全结构进行讨论或谈判。但欧洲需要团结起来,少说多做。”
果不其然,在慕尼黑会议结束之后,包括乌克兰在内的欧洲各国,迅速行动了起来。
首先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他拒绝跟美国副总统万斯签署协议,协议内容是这样的,授予美国乌克兰50%未开采矿产的开采权。
泽连斯基痛批美国没有考虑乌克兰的利益,没有承诺保护乌克兰的安全。之前特朗普希望买下乌克兰的矿产开发权,以应对未来的稀土危机。然而现在特朗普竟然说,不让乌克兰参与这场,涉及俄乌冲突的停火谈判,饶是以泽连斯基这样的人,也无法签署如此屈辱的“卖国协议”。
随后是欧洲方面也行动了起来,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召集英国首相施凯尔等欧洲国家领导人,在巴黎召开紧急峰会。
本次峰会将讨论有关美国,将欧洲排除在乌俄和平进程的应对措施,以及欧洲对乌克兰加入北约的立场,还有如何通过北约或欧洲国家,将俄乌冲突延续下去,与提供基辅当局未来安全保障等议题。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还给欧洲国家出主意,建立“欧洲武装部队”时机已经到来,美国长期支持欧洲的时代已经结束,欧洲必须加强团结,才能确保自身安全。
看起来法国总统马克龙,心心念念的“欧洲军”已经呼之欲出了,在特朗普亲俄疏欧的情况下,欧洲各国人人自危。
就连最不像欧洲国家的英国,在这时候也坐不住了,英相施凯尔表示,欧洲应在北约组织扮演更大的角色。
这说明即便跟美国同为昂撒国家,英国也对特朗普的“背刺”感到恼怒,如果美俄关系缓和,英国将会失去在欧洲的美国代言人角色,其在欧洲的地位,将彻底被法国和德国碾压。
目前最新情况是,美俄将在中东国家沙特,举行特朗普与普京的面对面会谈。甚至特朗普此前还表示,邀请俄罗斯重返G7。
对于欧洲来说,他们遭到特朗普的背刺,自己也难辞其咎。因为在俄乌冲突问题上,他们主动担任了炮灰的角色,美国得以隔岸观火。
现在美国抽身而去,欧洲却因为跟俄罗斯的纠葛,没办法及时调整关系,所以现在闹得两头不是人。
欧洲军如果能建立,诚然对欧洲是件好事,但是真正能否建立,还要看这些国家的决心。